如今,宣扬读书好处的文章如过江之鲫,充斥着媒体和社交网络。
劝国人读书,本是一件好事。
但有些文章为了博人眼球,过分强调了读书的目的性和功利性。
似乎坚持读半年书,命运就一定能发生质变,打通任督二脉,获取主角光环,秒杀生活大BOSS。
那么读书和不读书的人生,到底有不同吗?
干儿狼的答案是:
有,但没那么大的不同。
在封建社会,读书和不读书,命运是真的很有区别的。
自隋朝科举制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读书便代替举孝廉制度与仕途挂上了钩。
自此,想做官、出人头地,世上仅有这一条路。
于是,千百年来,一代代书生们摇头晃脑,趋之若鹜。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写作文用烂了的古语。
但我们似乎都忽略了,古时候的人读书,大抵都是为了功名、钱财,为了光宗耀祖。
所以,这两句话换几个字可能会更有道理:
“万般皆下品,唯有权利高。”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致富经。”
瞧,是不是更贴合实际?
甚至都能拿到现代社会了用了。
而在古代的读书人的心目中,
金榜题名,踏马游街;
春风杨柳,衣锦还乡。
无异于漆黑的夜里闪着耀眼光芒的夜明珠,驱动着一代又一代人昼耕夜诵。
但如今,读书已经失去了通往名利场道路的垄断权。
换句话说,读书对我们,已经失去了当初的驱动力。
稍仔细观察一下,周围人闲暇时的面庞,早已被手上五颜六色的小屏幕照得惨亮,还有几人捧书?
究其原因,仿佛有一大堆。
是啊,我们都“身不由己”:
上班够累了吧,还尼玛读书?
看孩子够累了吧,歇会不好吗?
忙了一天了,轻松会再说行吗。
何况,这世界诱惑还这么多:
农药又出新英雄了,得研究下。
直播间的姑娘今天在干嘛?
XX和XXX居然在一起了,快搜搜!
追的剧终于更了,焚香沐浴怒刷一波。
再说,借口也是捻手就来:
我刷XX也是阅读,也是学知识啊。
大家都在HIGH,就我在这看书,多扫兴。
要是花边新闻都不知道,聊起天多LOW!
读书啊,要有仪式感,等我找个整块时间的。
看起来,我们不是不爱看书。
是我们的私人时光被生活撕得四分五裂。
又被各种“情非得已”瓜分。
所以我们只能含泪擦一擦时兴起所购之书封面的灰尘。
再转发一下劝人读书的文章,顺便立个flag:劳资今年要读100本书!
我们都是想爱读书只是没有机会读书的好孩子啊!
算了吧。
简单点,逃书的方式简单点。
我们生在迄今为止最方便的读书年代。
电脑、手机、平板、kindle......
甚至有人在APP把书读出来给我们听。
蓬勃发展的网络物流,能把绝大部分你想要的书3天内送到你面前。
历史上从未有一个时代,人们能如此便捷地得到想要的书。
当然,前提是你想看。
读书好吗?
读书好啊。
古人告诉你:
“读书能修身养性,三天不读看起来都没个人样儿了。”
从小家长告诉你:
“孩子,读书长见识,长大了当科学家。”
网络新闻告诉你:
“某某通过读书破茧成了蝶。”
鸡汤文里会告诉你:
“爱看书的孩子运气都不会太差哦。”
就连你那天天浪的损友还不时发个表情包告诉你:
“人丑就要多读书。”
读书好处千千万。
但若非你所愿,不读也罢。
不读书一定不好吗?
当然不是。
有人不怎么读书,依然在职场左右逢源。
更有甚者,靠着人脉和经营,勤劳致富。
你的男神女神钻研演技,揣摩角色,照样可以吸引长枪短炮、受万千追捧。
至于你我普通人,哪怕把时间用在健身上,最后落得一副健魄的躯体,也是不错的选择。
所以,读书有它的益处,但也不至于让你刀刀暴击。
不读书也没有那么恐怖,相反,你投入在其他事物上的精力和时间,会带给你来不同的回报。
读书应该是一种兴趣、一种内心的选择。
大可不必为自己兴趣在它处而找借口自我安慰,听到煽动就负罪哀叹。
陶潜形容自己:“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读出一点心得,就像小孩子玩儿得高兴,连吃饭都忘记了。
这应该就是读书最好的样子吧。
走出应试阶段的人。
读书,无关目的,无关看法。
只看选择。
我们读不读书,从来就不关别人的事。
准备好选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