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意义不言而喻,可在培养孩子读书习惯进而提升阅读能力方面,许多家长还是有点摸不着头脑、找不准方向。根据日常观察和思考,笔者有以下几个问题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先把身边接触的家长简单地分为两类:第一类,着急焦虑型。这一类家长的孩子往往年级比较高,初、高中的居多。他们的孩子已经在语文考试中感到有点力不从心,家长知道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得抓阅读,但也明白此事无捷径可走。可考试的压力又一天天增加,家长想在短期内解决问题,却又明知道可能性不大,所以处在焦虑之中。第二类,自我夸耀型。见面就说重视孩子阅读,经常到绘本馆之类的地方打卡,家里也买了不少书,还都是知名畅销作品,同时还要有孩子背诗、识字的良好表现加以配合。这一类家长往往见面就谈读书,但他们的初衷给我的感觉是炫耀的成分多一些。仿佛花在这上面的金钱就等于孩子的语文成绩似的。
看出问题在哪了吗?这两类家长不自觉地把孩子纳入了“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高考者得天下”的体系,于是就受到了这个“指挥棒”的影响,或深处其中而着急焦虑,或未接触到中心而盲目乐观。其实这些家长们并没有把“读书”摆放在正确的位置上,而是草草地把做阅读题与之画上了等号。在这种情况下谈“读书”二字,真的有本末倒置之嫌。
所以我想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所有人特别是家长首先要摆正思想,明白阅读不是为了考试,读书应该是一种生活习惯。一个人应该把读书当做生活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一时的工具。一个人应该培养一种和书本的亲近感甚至是依赖感,没有功利的目的,只要一有时间就要拿起书;甚至没有时间,挤出时间也要感受一下文字的魅力。其实这和实用性的目的并不互相违背。一个人一旦对书有了主动的亲近感,那就相当于装上了读书的“永动机”,阅读理解的能力得到提升是水到渠成的事,接下来的写作自然也就不成问题了。
第二个问题我想谈的是家长的作用。家长的作用绝不仅仅限于买书、办书卡,应该尝试着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不识字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能偷懒,要自己读给孩子听。家长要尽量少地借助手机之类的外在工具,不要总认为自己读得不专业,其实孩子需要的正是亲子间无可替代的亲近感。同时家长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一定的提升,并且和孩子拥有独一无二的共同话题。其实很多家长在这一阶段还是很有意识的。关键是孩子识字后怎么办呢?很多家长都会放手,认为他们自己就可以读书,自己只要负责买就行了。其实家长的作用是贯穿始终的,这一点非常关键。孩子已经认字了,家长依然可以进行亲子阅读。可以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如果不能同时阅读,可以选定几本书目,家长和孩子分别阅读,读后还可以交流想法。此时家长可以在交流过程中加入自己的一些看法,或者把平常想要告诉孩子的话融入读后交流中,这可要比平常的讲道理“开班会”有效果多了。家长还可以在读书过程中做好标注,例如好词好句、个人感想、人生启迪什么的,孩子在读的时候就相当于彼此交流了,这可比什么专家讲课的效果还要好。或许有些家长觉得自己水平不高,不能起到“人生导师”“醍醐灌顶”的作用,但千万不要忽略了这种阅读方式对于增进亲子关系和谐程度的强大作用。所以家长一定要全程参与到阅读过程中,既能提升自己又能拥有和孩子的共同话题,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个问题就来自于问题二:阅读是一个应该长期坚持的事,而不是一时的兴之所至,更不是考试指挥棒下的功利性行为。所以家长要把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当做是一件永久性的事,并且要把这种思想和实践行为传承给孩子。同时要注意,不同的阶段家长要起不同的推动作用。幼年阶段,家长要重视亲子阅读,要营造读书氛围;识字阶段,家长要认真观察、判断、筛选,扩大孩子的阅读范围,逐级增加阅读量;自主阅读阶段要尝试和孩子共同阅读,交流看法,这样即使在孩子叛逆期亲子之间常有代沟也至少有一个读书的话题可以聊。有条件的家长也可以给孩子推荐书目,在自己想和孩子交流的领域共读一本书,实际上比起讲道理来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里要提醒家长一件事:有条件的家长可以自己开列一些书目。我个人认为现在某些所谓的“老师推荐书目”,其含金量有待考证。
最后一点尤为重要:家长要读书。很多家长把孩子带到图书馆自己却在玩手机,给孩子买了一堆书自己却谈书色变,总说孩子要多读书却说自己已经过了读书的年纪了。试问,这样的家长如何在这一点上有说服力呢?再说,难道家长本身不需要提升自己吗?一个“停滞不前”的家长如何跟得上孩子成长的脚步呢?又如何把“读书学习”的道理讲给孩子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