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曾,我的一个学生,腼腆,爱笑!
他皮肤黝黑,手和脸像涂了一层辣酱似的。脑袋大,眼睛小,是刚教小曾时给我的第一印象。只要一笑,本就不大的眼睛便被那一脸的肉挤得更是难寻。他每次见到我,总会满脸推笑,那一脸的笑就像向日葵见到太阳一样瞬间绽放,眼睛顿时就眯成了一条直线。“老师好”三个字还没说完,立马扭头就走,带着他磨盘似的屁股快速移开。有时我甚至怀疑,见到小偷他是不是也是一脸笑,用“弥勒佛”来形容小曾再恰当不过了。
小曾喜欢看杂书,尤其是看一些古书,比如《隋唐演义》《说岳全传》之类的古典小说。按理说喜欢阅读的孩子语文应该好,但小曾却是个例外,总分120分过90分更是屈指可数。有时我问他为什么,他支支吾吾了半天,终究憋出“不知道”三个字,我以为他思考了那么久,会有一番惊世骇俗的论调,谁知又是一笑了之。
小曾的家庭条件并不好,那一次,我随班主任去他家家访才知道的。小曾他们家住在一城中村里,“城中村”是深圳这座城市特有的代名词,高昂的房价把天南地北买不起房的打工者们赶到了一起,住在这里的人往往被认为是收入不高的底层劳动人民(房东除外,房东一般是本地居民,他们继承了祖宅,简单装修后,就租给来这里打工的外地人,靠收租过日子)。穿过逼仄的巷道,又拐了七八道弯,我们终于来到小曾家。小曾早早来到门口迎接我们。约莫走了五层楼梯,我们便来到他家,他的家不大,两个房间,一个房间用来做厨房,一个房间放有一张双人床。我不好意思问,估计是小曾和他爸爸睡上下铺,床头放有一张书桌,显然是小曾用来写作业的。那一次,是小曾爸爸接待了我们,后来才得知,小曾妈妈还在老家,他从小就与妈妈聚少离多。我知道,像小曾这样的孩子在深圳还有很多,为了谋生路,他们远离自己的家乡。可他们买不起房子,城中村的房子便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不过,自那一次家访后,我便对这孩子格外关注。日常的上课,我会有意识的提问他,多给他一点鼓励。小曾好像也意识到这种关注,所以他也很乐意跟我互动。为了锻炼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我的课基本每天都要进行课前三分钟讲书,把自己读过的书分享给其他同学。小曾更是自愿报名,我看得出来,他为三分钟的上台是做了很多准备的,但是上台后的小曾表现差强人意。
那一次,小曾在同学们的掌声中慌乱走上讲台,连一声“大家好”都来不及说,便开始讲书,他两只手放在屁股后面一动不动,不知是想强调自己今天所说的故事必须得到重视,还是他本来就这样,总之,像极了一位领导在训话,可这位“领导“”的声音却小得可怜,以致在教室后面的我不得不移步前台方能听得清楚,虽然声音有点小,但还是讲得很流畅。由历经劫难的叶文洁到身患绝症的云天明,再到科研军官章北海,他都是如数家珍。似乎这本书是他写的一样。后来我就问他,《三体》你看了几遍。他的回答是看了八遍。难怪他能讲得头头是道,而对我这个科学盲来说,我自然对他肃然起敬,不得不感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不过那一次讲书,大部分同学们反映冷淡,原因是除他声音小外,还有就是小曾眼睛总是斜着看教室外面的那棵树,似乎是他的讲稿挂在了那棵树上,坐在后排的同学听不清楚他说什么,觉得无味,小曾还没讲到一半便他们就开始叽叽咕咕说开了。但坐在前排的同学则大呼过瘾,对于小曾滔滔不绝的抖包袱,他们表示还想再听。
后来我没办法,只好重新安排小曾再讲一次,小曾毫无怨言,又是一脸的笑。在他看来,许是他的出头之日到了,他乐意,许是对我这个老师的安排不敢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