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认识 “小组学习形式”
一、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形式的实践与困惑:小组合作形式,是前几年就推行的一直“以生为本”的课堂,本人在教学中也经常会用到,大型的公开课,总是在反复的磨课,集思广益后,设计会比较完善,会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但是常态课的教学,却难以把握了,稍设计不好,就会白白耽误了一天只有一节的数学课。所以,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也常常会困惑:到底怎样才能让小组活动开展得高效?孩子们会争抢学具吗?会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有效的讨论吗?对于学困生会不会停留下来被动着跟着,不思考、等答案的形式?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再认识:陈蕾老师跟我们分享了小组合作学习三种形式:小组讨论、小组对话、小组合作,通过陈老师的分析感悟了小组讨论,其实就是对某一个问题头脑风暴的商议,学生根据问题,想出多种解决的方法。小组对话,就是对问题的深究,小组成员间探讨对问题在对知识不同的理解发表言论,争议、论证、在不断的补充、完善中得到知识生成。小组合作实际就是小组中合理的分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便签纸中写下自己的方法,交流后得到的最佳方案谁负责整理记录?谁代表小组发言?......,这些都需要在课前根据孩子的特长形成分工,多次磨合后成员之间形成默契。这样的学习应该是一种理想的课堂。
三、如何实施小组活动的实效性?
(一)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强调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所有的学具都是组内的共同财产,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学具、不是玩具,大家合理地应用,不需要争、抢。并且每个成员共同分担学习任务,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人人都尽其所能,这样问题就变得较容易解决了。它为每位学生参与学习提供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发展学生的合作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感情的过程。它使每一成员都溶入集体中,增强了集体意识。
(二) 合作学习把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它要求那些已经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把知识和技能教给其它成员。作为讲授者的学生,为了能够教得更清楚、透彻,必须对所学的材料进行认真的阅读和分析。其它学生也希望在课堂上表现出色,因此他们就要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自学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三)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平等交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功能;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促使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这些都在今后的教学中大胆尝试、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