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讴歌他们的青春,用这个电影再爱他们一次。”——冯小刚
电影简介
《芳华》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上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变数的人生命运……
在电影最后一个画面的光晕中,我尝试冷静,最后半小时带给我的感动与震撼,直接让我忘了前面一个半小时都在内心的吐槽,关于人物,事件,情感。看到四分之三的时候,基本上每一个人物的性格,都是没有逻辑的,有前没有后,有因没有果,导致所有的人物没有可信度,也就不可爱。电影格局很大,跨度很长,贪心也很多。想讲的道理有十个,结果其中八个煮成了一锅白粥,另外两个就成了嵌在其中点缀的红枸杞,于是,画面有了颜色,白粥有了营养,在这个90后已经拿着保温杯冒充年老一代的时代,也算是一锅鸡汤。
电影是从穗子的角度娓娓展开的,主人公是刘峰和何小萍。一个活雷锋,一个边缘人,在本该浓墨重彩的年纪,慢慢变得透明。他们能作为主角,不是因为戏份比别人多,生活比别人精彩,只是因为他们和别人不一样,和文工团其他人的《芳华》相比,他们更像是余华的《活着》,从来没有人提起,也从来没有人忘记。电影中所有人感受着集体生活的痛与暖、故人的分别与重逢,还有时代变革之下,每个人的渺小脆弱和无力招架……
今日再回味,太多难以诉说的感觉。尤其片中几个特别触动我的地方。
他让我想起顾城,天真的像一个孩子
当文工团的几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第一次见到录音机,第一次听到邓丽君,感受着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那黑暗中的红,映衬着他们年轻的面庞,那封闭环境中的旺盛生命力,不正是电影《芳华:Youth》的主题吗?解放,不仅是平反,更是自由意识的爆发,只不过这爆发,给刘峰带来的是无法挽回的伤痛。
刘峰,电影的男主人公,活雷锋,十项全能,完美的利他主义者,与人无争与人无害,明明占据着道德制高点,姿态却低到尘埃里。他一定是迷惑的,在保卫室里被人逼供,收拾行李时把奖状证书都留下,在文工团门口和小萍告别,觉得自己走的不明不白,他不理解复杂,也拒绝成长。他把自己活成了黑白默片,成全别人的芳华绝代。
他让我想起顾城,天真的像一个孩子。
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
当小萍假称自己生病不能上场时,她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抗着这个冷漠的集体,因为对她的欺凌,对刘峰的放逐。当她被政委带上台,用一个个大帽子扣着她,她很无措。但当所有的军人喊出她的名字,向她致敬,那一瞬间的荣光,照耀在谨小慎微的小萍身上,瞬间将她淹没,如同里昂最终打开门让玛婷达进入房间,一束光充满了画面。她的激动,她的感动,不是骗人的。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体会到别人的善良,也最容易被别人一点点的关心感动。即使是在对集体失去信心的时候,她依然对这个集体,对自己抱有希望。只是后来,她还是被拒之门外。
而直到文工团的最后一场演出,直到那一首《沂蒙颂》,小萍的形象终于立起来,她不再是可怜的,卑微的,她是英雄,有自己的创伤,也有自己的梦。月光下她在跳舞,她是想起了什么,还是期盼着什么,已无从知晓,但她此刻,一定渴望着见到刘峰,说出那句她一直想说的话。
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村上春树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林丁丁伤害了刘峰,挥一挥衣袖,去了澳洲。郝淑芳和陈灿如愿结合,随商海沉浮而沉浸其中。穗子,就像那首没能送出的情诗,高高举起,摇曳在风中。兜兜转转,他们在海口相遇,遇到了落魄的刘峰。
后来,刘峰遇到了小萍,才是全剧最自然的发生,小萍说出那句“能抱抱我吗?”,故事也到此结束。
看客散场,我们要开始自己的生活。
文:周女侠
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