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从年初第一周复盘到现在,已经整整42周了,还有10周,就行将告别2024年了。
1、阅读计划落实情况:
本周看完了《火箭学习法》、《上海邬达克建筑地图》,已经开始活学活用了,感觉棒棒哒。
2、学习计划落实情况:
1)向心写作营:
本周的打卡主题是“发现'小确幸'”,之前写过一篇类似的,这次就偷懒直接拿来交差了。
2)国学共读营:
东坡营本周正式开始,李山老师娓娓道来,值得慢慢聆听。
3、本周闪光事件:
(1)写作精进
本周忙完手头的工作,就立马与之前的写作老师约了100天的一对一。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想通过100天的学习,能够为一些优质育儿和个人成长类公众号稳定地投稿。
想到就做,周五中午和老师现场连麦,高效地沟通了半小时,商定了本周的任务,以及下次连麦讨论的要点。
老师也一阵见血地指出我目前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归拢了一下就是:切入点要精巧,观点做减法但要深入写。
有了这些个明确目标后,立马自己的兴奋度提高了几个层级。于是,周末除了带娃之后,自己也有了明确的提升动力,挺好的。
(2)职业拓展
公司换了新领导,比我小几岁。从她身上能依稀看到之前自己的影子。但她比我优秀的点在于向上管理能力极强,而且遇事不太纠结,想着解决就完了。
对此,我除了羡慕并无其他情绪。因为,经过这些年的职场浮沉,我越来越清淅自己的优劣势所在。
其实做一个细分领域的专家很适合我,在有生之年,能作为伯乐提携新人,利用平台孵化好企业,我觉得就已经足够了。
此外,如果能在工作之余,把经验总结分享出去,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让更多的人受益,就是额外之喜了。
所以,此次主动申请外出培训,就是想试试自己的能力边界,或许也是为后面的职业转型做准备——一专多能。
(3)优势分析
看完《火箭学习法》后的一个副作用就是,我比较好为人师了。看到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就立马拿着书中的理论来唬他。当然,有些原理运用在他身上还是十分有用的。
昨天,我让他将7门中考科目按照自己喜欢程度排了一个序,然后对照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分析了每个学科中存在的问题。
出乎意料的是,孩子还分析得蛮有道理的,让我坚定了后面理论联系实际的决心。
读书会用,就是将书读活了,也充分发挥了书籍的价值。
看来,问题导向去看书,是能够产生积极动力的,这点也可以教会孩子。
(4)沉浸体验
这周二请了一天假,看完中医后,就到外滩源看了邬达克的展览,随后到唐宁书店喝了下午茶。
在那两个打卡地,我是沉浸式地待了1-2个小时,人很少,想想心事,和店员聊聊天,甚是惬意。
节奏慢下来之后,就能看到生活中的很多小细节,体会到很多人都在用心地做事,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