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名字起得很响,谈官和吏哦!你好厉害!敢问仁兄从政几年了?
多讨厌的问题!
所以,我要有一个能让有理想有抱负的人都认可的抬头,于是,我引用了横渠先生的话。
我想写出一片气势磅礴的雄文,就如同苏老泉的《六国论》一般,但是无奈自己学问还不够精深,只能是以闲谈的方式来展一展笔趣。
而这篇文章里面我主要想写美好,既然是美好,那么就感性多一些,理性少一些,让诡道暂且搁置一边。
既然自己的学问不够精深,那么就不能学文道宗师的做法,先焚香沐浴,调整心态,待胸中五气自交融的时刻,将学问当成一个虔诚的信仰去写。
我很信仰学问,但是胸中五气各自为政,没有精深的学问必然难以统合,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诉我,堵不如疏,与其一直追求完美,不如现在就着这杂陈的五气写一篇闲文,先练练手!
既然是闲文,那么就,写不写在我,看不看在你!没想着靠这一篇闲文让大家称赞,我自己很明白,知行合一我还只是进了半只脚的状态!
十年寒窗和1万小时定律有异曲同工之妙!
好了,现在我这么谦虚,应该能让大家理解了吧!嘿嘿
以下内容不重要
言归正传:
何为官?何为吏?
官,代天牧民,主政一方,为了让这天地正气勃发,让这人伦纲常皆有定数,让这时代海晏河清,为后世立德。
吏,城狐社鼠我门清,尔虞我诈他最行,无官之德行,却有官之大胆。
古时有一句话,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这我就不解释了,百度上有。
为什么没有把吏排进去,皆因官有清官、贪官、昏官之别,吏亦有能吏、酷吏之分。
酷吏有机会将一个新官变成贪官和昏官,能吏却有机会能让一个新官变成清官。
这话很有意思,却也确实如此。
因为这衙门里的道道这些小吏最是门清,从人情世故到工作安排,就没有他不懂的。
既然都懂,为什么不能做官?
这个从制度角度就不详细讲了,借用一些制度上的角度去谈一下格局,这篇文章主旨就是格局。
吏,因为科举制度的原因不能做官,而且呢,吏也是一直在本地钻营了许久,才懂得各种弯弯绕,对酷吏来讲,仁义是属于听听就好的东西,只有今天和明天的钱财和权利才是最为主要的。
为了自己的蛋糕,甚至可以铤而走险,做出反客为主的事情,因此,这类酷吏往往都是心黑手狠之辈,若是新官无杀威棒法,便会被他们拖入烂泥潭里。
自己第一位,老板第二位,员工没位置。
而能吏呢,也说了,是由于科举制度做不成官,但是,长期的礼乐熏陶,令这类能吏懂礼义,知廉耻,那么这时的吏便是一个能吏,对于能吏来讲,若是学问无法走明经科成为进士,却可以成为杂科进士。
正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路在哪里,所以格局便有了,所以便会有吏治清明的事情。
而官会有贪官,这就是属于人性的东西了,他们的格局也很大,他们的学问也很高,引经据典随手拈来。
善恶是没有定数的,都是后天养成的,孔夫子因见诸侯混战,礼乐崩坏,民不聊生,所以这份善的理念和责任便引导和催促着孔夫子去追寻周礼。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时代令孔夫子很是神往,于是便有了孔子三问礼和韦编三绝的典故。
便有了之后三千门徒和七十二贤,便有了之后的儒学,后人又不断的研习,便有了理学和心学等学派。
孔子有教无类,只是想弘扬善的精粹,却因诛少正卯一事被人拿住了话柄。
只是正是因为善恶没有定数,就如同太极阴阳鱼一般,便有了性恶论的市场。
为什么?因为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君子五常,仁义礼智信,独独没有勇的存在,诛少正卯一事就可称为勇!
无勇如何筚路蓝缕,开天劈地?这也是当时孔子周游列国却始终只能让人敬重却得不到重用的一个小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说,性恶论也是一个对于孔子性善论的一个补充,只是派系争斗,你死我活,没有了融合的机会。
贪官就是性恶论下的一个产物!
说这么多没用的,其实就是想表达一个格局。
路在脚下,我们自己怎么走,能看到什么样的风景,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起点和终点。
最后,还有一句最重要的话:
闲谈完毕,该吃吃该喝喝,饭饱好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