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马斯洛将五理论延展至七个层次。马斯洛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探讨了他早期著作中提及的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敬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之间。
一、生理上的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1、吃
2、喝
3、穿
4、住
5、行
6、性
7、补充体力/强壮
8、成长
9、健康
二、安全上的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10、保护
11、工作保障
12、财富累积
13、资源拥有
14、亲情
15、自我
16、自由
17、享受自然
18、快乐
19、信仰
20、环保
21、公益
22、节省时间
23、美满生活
三、社交的需要: 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24、爱情
25、友情
26、伙伴
27、归属感
28、接纳
29、分享
30、鼓励
31、信赖
32、包容
33、真诚
34、沟通
35、有面子
36、承诺
37、祝福
38、关怀
39、欢乐
40、激情
41、魅力
42、幽默
43、诱惑
44、羡慕
45、幸福生活
四、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46、自信
47、独立
48、自由
49、认同
50、成熟
51、成功
52、领先
53、价值
54、贡献
55、励志
56、释放
57、被尊重
58、自尊
59、民族自豪感
五、求知需要:认知和理解的需要,是指人对自身和周伟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包括好奇心、求知欲、探索心理及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60、求知欲
61、探索
62、挑战
63、好奇心
64、革新
65、进取
六、审美需要:有追求匀称、整齐、和谐、鲜艳、美丽等事物而引起心理上的满足,指对称、秩序、完整结构以及行为完美的需要。审美需要是与其他需要紧密联系的。
66、真
67、美
68、多彩
69、时尚潮流
70、艺术
71、青春美
72、个性
73、幻想
74、优雅
75、浪漫
76、运动
77、和谐
78、尊贵
79、精湛
80、精致生活
七、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81、创新/突破
82、能量/潜能
83、掌控
84、梦想
85、智慧
86、成就
87、未来
88、精彩生活
八、超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试验证明,当人呆在漂亮的房间里面就显得比在简陋的房间里更富有生气、更活泼、更健康;一个善良、真诚、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存在于外界中的真善美。当人们在外界发现了最高价值时,就可能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或加强这种价值。总之,较好的人和处于较好环境的人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
89、欣喜若狂/兴奋
90、痴迷
91、陶醉
92、疯狂
93、迷恋
94、销魂
95、超越、升华
96、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