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历上看到节气,猛一愣怔,居然至秋分了。
2017年9月22日,关于秋分,一些漫无目的的随想
秋分是一个奇怪的日子,一向争执得脸红脖子粗的昼和夜,握手言和,共赴公允之约。
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这一天昼夜均,寒暑平,太阳的直射点走到赤道上,南北半球享受等长的昼夜。一年365日,唯有春分与秋分这两个日子可以均分昼夜,不同的是,从秋分始,白昼要短于黑夜了。
秋分,虽然不若春天那样繁花似锦,姹紫嫣红,但它每一丝的凉风里,每一缕的暖阳下,都沉淀着厚厚实实的硕果,倾注着饱满而深情的希望。
关于秋分的记忆,要从小时候说起。
那时候我经常一个人走入山林。脚下的草儿,头顶的树叶,均已逐渐转黄,秋阳下发出淡淡的温暖。这种温暖最是秋的特质,不像冬那般凌冽,不像夏那般暴烈,温温吞吞的,暖人心扉。所以,我常常怀念南方的秋。那里的三夏是最让人烦愁的,热得如同在大锅里蒸,秋的凉爽显而易见,仿佛一夜清风来,便赶跑了夏的潮湿和闷气。再看那天,已收起了夏日低迷的云,曝出一片任性的蓝。这时的云是最调皮的,有时像片片硕大的鳞,有时像一群撒欢的羊,有时又如层层叠叠的浪。徜徉在这里,免不了多一些秋的诗意和遐想。
如今行走在齐鲁大地,入了秋,秋分就以泾渭分明的姿态迎候我们。秋分到,昼夜之间,更明显感到一种凛冽的凉意。深夜,虫鸣不再如夏季那样连绵不绝,一般是鼓一阵歇一阵,夜越寒,虫声便越寥落,及至无,终于可以安安静静的入眠。这时的阳光是一年中最温煦的,既不像春天那样明媚柔软,又剥离了夏天的酷热难耐,温吞吞地照拂在身上,并不热烈,但带着一股让人沉稳的力量。
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节气里,秋分主苍凉肃杀,秋意凛然。最明显的变化,是眼看着墨绿色的叶片一日一日变黄枯萎及至凋落,院里盛放的花儿,红黄蓝紫,原本一盏胜过一盏,也禁不起寒凉,终于凄凉颓败。唐代李频写了一首《中秋对月》:“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清晰说明了这种从繁茂到苍凉之沧桑巨变,秋分看得最清楚。正是在这苍凉肃杀的时节,比春夏之花更成熟、矜持的馨香,成就着仲秋别样的景致:丹桂飘香、菊花浓烈、枫叶正红,熏染着别样一种美丽的景致。
人们常说:“春发,夏长,秋收,冬藏。”秋分,虽然剑指苍凉,但浑身充满着诗意的清凉,脚踩大地,得到的是沉甸甸的五谷丰仓,和付出多少就收获多少的哲理。这个时节,到郊外走一走看一看,欣赏一下“平分秋色”的美景,也是人生一大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