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都挺好》已经落幕了,但是关于家庭关系的讨论和反省远远没有结束。有人认为该剧所有的纷争,说来说去都是因为一个"钱"字,最后能够强拗成大团圆,都是因为苏明玉有钱。钱真的是绕不过去的坎儿吗?在家庭关系中,"钱"到底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读书那会,因为想早点经济独立,摆脱父母的监控,我越说自己不缺钱,我爸妈越惆怅。于是每隔一段时间,我的银行卡里就莫名其妙多出五百,一千的。毕业后我没有选择读研,反而是尽早地找了份工作,日子虽然清苦,但很踏实。无论在外面受多大的委屈,与爸妈通电话绝对喜笑颜开。后来得知我离职了,爸妈担心之余竟然还有点藏不住的小雀跃,"房租我给你出了",几秒钟后我就收到了钱到账通知。既然他们愿意给,我就拿着呗,回头给买个围巾,护肤品啥的就行。每年腊月我妈生日,我回家陪二老吃饭、聊天,临走塞钱给我妈,她总说:“现在我还能赚钱,用不着你的钱,等我赚不到钱了你再养我。”这时我才明白,对父母而言,孩子离不开自己,不仅是一种烦恼,也是一种光荣。后来我结婚,为凑齐房子首付款,也许我一生都还不回去了。不一定像苏明成一样好吃懒做才会啃老,这年头,哪怕再努力,啃老似乎都是躲不过的命运。
有数据说2020年我国婚嫁市场规模将达到9408个亿,但你千万别以为是年轻人死要面子,挖空老人。这届年轻人恨不得免费领个结婚证就出去浪了,婚礼都是给父母办的。父母这一代人呀,唯一的乐趣就是攒钱,谁都不信,就信银行那点微薄的利息,对他们来说“稳比天大”。不信通货膨胀,谁都不觉得养老是个大事。只要我敢提理财,立马原地咆哮爆炸。哎,在金钱观上,上辈子人未必比年轻人理智。沟通无效后,我再也不和父母说实话了。朱丽说苏明成没断奶,我觉得很多家庭矛盾,反而是因为爸妈没断奶。
在钱的问题上,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矛盾的根源都是一样的:父母与子女的金钱到底该不该独立,另一方是否有权干预对方?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个问题理解为每个人都有自由支配自己金钱的权利,而是要把它放到伦理和道德这个大语境下来讨论。中国是个乡土社会,生命的延绵靠家族关系来维持。这时候,钱不是你一个人的事,父母有义务在孩子起航时助力,孩子也有义务在父母年迈时扶养。然而掺和的人越多越容易坏事。但凡有一个人走偏,就会发展成苏明成和苏大强那样,从“互助”变为“互害”。化解这个问题的方法是爱。然而爱不是万能神药,更不能以爱之名,道德绑架彼此,毕竟你若安好,便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