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8
文图/阿斌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是北宋文豪李之仪著名的《卜算子》。这是一首表现忠贞爱情,朗朗上口、家喻户晓的名词,它寄托了词人至真至纯的一片深情,为我们讲述了一段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一对恋人,一个住在长江上游,一个住在长江下游,千山万水的阻隔,他们无法见面,只能将无限的思念化入滚滚的江水之中,借江水的流动而传情。优美的语言文字,感人至深的情感,使这首词被千古传诵。因为爱情,总有一种期待;因为爱情,总有一份执着和抹不去的忧愁。
在金沙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件奇特的玉器,它深藏于在古蜀之地,却有着江南良渚文化的特征。让人非常奇怪。
这件宝物就是十节玉琮。
这是一件高大约20多公分,外形呈长方体的一件美玉。它的色泽为清凉的翠绿色,苍翠明亮,温润细腻,玉身上生长的玉石斑纹,好似一幅水墨画里的山峦,这些斑纹和浸润的美玉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细细地端详,这件宝物灵秀隽永,做工精细,品相极佳,保存完好;它的器形不是标准的长方体,而是上大下小,四个切面平滑规整,中间有一孔,上下贯通,内圆外方,像是一个插笔用的笔筒;从玉器表面上看,有较为明显的刻画,从上至下,细数共有十节。
这是一件玉琮,一件十节玉琮。
玉琮,最早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5100年。在玉器中,玉琮用于祭祀,为中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玉琮的外型似笔筒,外方内圆。玉琮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在新石器中晚期,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尤以良渚文化的玉琮出土及传世的数量最多。良渚文化时期玉琮达到鼎盛,商周时期开始慢慢衰落。宋代刮起了一股复古之风,还曾出现过磁器玉琮,后来慢慢消失。
问题是,在三千多年前,交通闭塞,李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良渚文化是如何传播到古蜀国的?是巧合,还是什么?难道早在三千多年前,古蜀与良渚也像李之仪吟唱的那样:“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在金沙遗址出土的文物中还有来自大海中的贝壳。只有一种解释,早在远古时期,古人就已经有了通商交往,他们以物换物,或是其他国别的朝贡,才使得良渚文化传播到了古蜀国,为古蜀文化增添了新的元素,并结成了一段千古奇缘。
无论是良渚朝贡而来,还是在易货贸易而来,或许是在良渚文化的基础上效仿而来,这件玉琮实实在在地出土于古蜀金沙的泥土中,它的色泽体现了成都的苍翠,它的温润体现了成都温润的气候,它的细腻又体现了成都人生活的精致。
酷爱收藏的乾隆皇帝,从大臣供奉的众多古玩中,第一次见到了玉琮。当时乾隆皇帝只是觉得,这件玉器造型独特,品相高端,至于该怎么称呼他,还真把皇帝难住了。后来乾隆皇帝多方考证,也没有查出这件宝贝叫什么名字。直到乾隆皇帝去世后九十多年,金石学家们才考证出,这种造型内圆外方,中间一孔贯通的玉器叫做“玉琮“,它作为原始社会人们祭祀活动的重要利器,出现在很多经典古籍之中。
在《周礼·春官大宗伯》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玉琮的造型为外方内圆,天有圆,地有方,天圆对地方。玉琮的外形,体现了远古人类天圆地方,四面八方的宇宙观念。
从玉琮的象征意义,可以看出,古蜀人在和大自然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他们不断观察自然,总结生产生活的经验,对于世间的万事万物和一些自然现象,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和了解。但是,对于一些他们不能掌控和解释的自然现象,比如风雨雷电、自然灾害、生老病死等,他们就会觉得,这背后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操纵着,因此古人对这股神秘的力量肃然起敬,顶礼膜拜,他们用美玉寄托他们的愿望,祈福平安,护佑家人。
照片均拍摄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内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