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孫漂流記》(Robinson Crusoe)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有言:“人的性格即是他的命運。”但西方社會的思想卻拐了一大個彎。中世紀時,人們相信上帝(或命運之神)支配一切,凡人無從掌握自己的命運,因此一個人的性格又有什麼重要呢?但緊接著,方向盤突然又從上帝(或命運之神)那兒跑回我們這些凡人手上了。近代觀念相信成功的人生取決於個人能力,這部小說就在這種“事在人為”的心理脈絡下誕生了。
《魯濱孫漂流記》是文學史上第一部說明樂觀能扭轉人生的作品。魯濱孫的處境起初簡直是走投無路他遇上船難,全船只有他一人倖存,如今他身處一個荒蕪貧瘠的無人島,而他身上只有一把刀、一個菸斗和盒子里的一點菸草。他在腦中“痛苦萬分”的情況下發瘋似的四處狂奔,深信自己很快會被飢餓的野獸吃掉。
我們都知道,在這種狀態下很難成就什麼事情(參見:心碎、憂鬱),所倖魯濱孫努力發揮正向思攷的力量,拯救了自己。他趕在船沉沒前搜刮船上剩餘的物品,其中包括紙筆,於是開始寫下自己處境的“正反兩面”,也就是老套地列出這件事的優缺點。這這過程中,他得出簡單但改變他一生的道理:壞處其實被好處抵消了而且因為他再也想不到比當下困境更慘的事,所以下了個這樣的結論:“世上少有比這更悲慘的狀況,但其中……也有值得感激的好處在里頭”。讓我們給魯濱孫一個贊!
於是,魯濱孫使勁渾身解數地求生:他打獵、養山羊、耕作、養鸚鵡當寵物、做鍋子,還自己動手做許多東西。他成為自給自足的高手,在島上安然度過二十八年。
所謂成功的人生是在心理上自給自足,遭遇困境時更須如此。如果在最黑暗的時刻也能把悲觀絕望擋在門外,拿出樂觀精神,展望光明未來,那麽不但能挖掘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也能成為自己最好的朋友。只要懂得保持樂觀,什麼問題都不是問題。船失事時,讓克魯索伴你左右。假如赫拉克利特這麽考慮過,他也會這麽做:選擇樂觀主義而不是悲觀主義,你會有一個更加美好的人生。
也可參見 犬儒主義、憂鬱、失去信仰、失去希望、人生無意義、失去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