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掌中大脑法
我首先要告诉大家呢,就是呀,它有一个背后的一个核心啊,它的核心呢,就是让你理解为什么,孩子是这样的一个情绪和状态。
孩子为什么是这样的情绪和状态?
首先呢,大家拿出你的右手,然后呢,把中指放到手掌心。这个中指所对应手掌心的这个地方呢,我们称之为中脑,中脑,就是中间的中,这个中脑呢,它又称为动物脑。
这个动物脑是有什么特性呢?它是孩子的大脑最早发育的部分,动物,它是什么样的特性呢?它就是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饿了就吃。他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就是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所以呢,大家会发现:一个小孩子啊,尤其是在七岁以前的小孩子,他真的情绪非常不稳定;另外一个呢,就是三岁之前的小孩子,他情绪非常不稳定,他想怎么样怎么样,他一难受了他就哭。啊然后呢,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就是它的动物呢,呃,然后呢,但是人类呢,它比动物呢好在一个地方是什么呢?就是它还有一个大脑皮层。
大家记住啊,它有一个大脑皮层,就是盖上去的,这部分呢叫做大脑皮层。
就是呢,人类呢,他有理性的思考啊,他有智慧,所以呢,这个大脑皮层这部分呢,就代表了理性的思考和智慧。
就很多时候,我们做出的一些,呃,非常理性的谨慎地衡量,都是来源于这个我们大脑皮层的一部分。
比如说有人打了你一巴掌。如果你此刻不管那么多就想打回去,那这个时候呢,就代表你中脑在起作用,如果你想了想,你说嗯,我不能动手,我要躺下。然后呢,我在想我接下来是要买奔驰还是要买宝马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就是这个大脑皮层在起作用。
大脑皮层和这个大脑这这一部分呢,结合的这部分呢,叫做大脑前额叶。大脑前额叶,这个前额叶呢我们称之为盖子,然后呢就是它是一个控制我们理性和非理性的部分。
就是如果一个成熟的人,他大脑前额叶发育非常完整的时候呢,它可以把盖子盖起来。
自己动物呢这一部分收敛起来。
呃这个大脑皮层和大脑前额叶的发育呢,到了20多岁,他才能进行一个完整的最后的一个结果的发育。也就说在一个21岁之前的一个人呢,他都可能随时会有情绪的爆发,这个时候是很正常的啊然后呢,他到21岁才最终的完整的发育完成,然后呢,这个大脑前额叶呢,到了60多岁以后呢,又开始退化。你说一个人到了60多岁以后,他又打开了。又打开了,所以呢,你会发现一个60多岁的老人呢,他又情绪化,他跟一个小孩子一样,经常的任性生气。这是一个大脑发育的一个原理啊。大家了解这个原理以后呢,大家就要清晰的知道我们的小孩子为什么经常的去情绪。
为什么会经常的胡胡搅蛮缠或者哭闹,是因为呢,它的它的整体的大脑皮层和它整个的大脑前额叶的发育是不够完善的。
所以这时候他才会出现这种想哭就哭,想闹就闹,饿了就想吃,见什么就想要的这种状态。
但是一个成人的话,我们的盖子是不是就盖上了呀,就大脑皮层,大脑前额叶发育就非常完整啊,所以呢,接下来大家再去面对孩子的一些情绪的时候。这个大家要了解就是这个,当你要发现孩子情绪的时候,你要了解他,这时候其实大脑前额叶并没有很好的发育完整。
啊,并没有很好的发育完整,所以呢,它的动物脑是暴露出来的,所以他会想哭就哭,想闹就闹,但是当面对孩子的情绪的时候呢,如果我们父母也采取了相应的兴趣,就是你也不管它呢,也开始对孩子嘶吼啊,对孩子发脾气,对孩子任性,说伤害他的话的时候,你要记住啊,这个时候呢,我们作为成人,大脑前额叶已经发育完整了,这个时候是不能够随便打开的,我们是具有控制自己的能力的。
所以当你每一次出现情绪的时候,大家就像我刚才一样啊,就默念就默念,嗯,盖子开了,盖子开了,盖子开了不行,我要控制孩子的盖子是打开的,嗯,我作为成人我不能够打开,呃,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提醒啊,当你每一次对孩子出现情绪的时候,就孩子出现一些状态或者情绪的时候,你这时候要爆发的时候啊,你每次让自己缓一缓,嗯嗯,我是成人了,我的盖子开了,它还是一个小孩儿啊,然后他还没有发育完整,你就能够理解这个孩子。
所以这是一个第一个啊,就是接纳的一个落地方法,叫做掌中大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