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是一本心理学著作,作者我没太关注,因为我是一个不太喜欢关注作者的人,无论是书、音乐还是其他什么东西,我更看重的是作品本身而不是这个作者的厉害程度。
里面很多内容都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我甚至都觉得仿佛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的。
自我控制最常见的一个现象是一个人会有意无意的设定一些程序,自己按照这个程序按部就班的生活,若程序被打破,他就很难受。
读到这,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严格的规划,比如说今天的读英语任务没有完成我就很难受,很多时候我都是会拒绝同事的吃饭或者玩耍邀请因为我感觉我任务没完成,有时候即便被迫接受了邀请吃饭过程中也会极度坐立难安,想要赶紧结束这顿饭或者聚会,对别人发过来的谈话邀请也是极度敷衍。但我要真正从这场聚会中抽身时可能又并没有做我该做的事情,做着完全不相关的事情,比如刷小视频。
我也喜欢给自己定计划、定程序,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就觉得很安心,但一旦事情没有按照我设想的那样发展,我就会惊慌失措,不知道该如何处理。逃避就成了我的主要程序。
但好在,我从来都不会把这种控制强加在别人身上,我也没那个能力,于是这个自我控制就会越发的变本加厉,在这个下去估计我得疯吧!
作者说,越是这样越应该要走出去。
当关系中缺乏回应(如对方没及时回复自己)时,会习惯性认为对方不喜欢自己。
我男朋友最崩溃的事情就是每次他没有及时回应我我就会特别生气,有一次我甚至直接拉黑微信不接电话甚至电话都加入黑名单。
那时候他刚毕业在他老家,我很早就给他发了消息,直到晚上要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们每天晚上有一个固定的打电话时间)还没有搭理我,然后他打电话过来的第一句话是他今天看的电视剧的剧情,当时我就火冒三丈,质问他为什么有时间看电视没有时间理我,我甚至都没有等到他的解释挂掉视频拉黑,打电话过来也拉黑。就这样等到三天后自己气完了才接受了他的道歉,还是持续很多天的道歉我才勉强消了气。
经过这事,男朋友经常吐槽说,我现在跟你说话都很忐忑,很害怕突然哪句话就把你惹毛了。
很多时候我如果没有听到同事对我问题的及时回应,我心里就会极度烦躁,认为她不喜欢我,我就会刻意跟她保持距离,但是我发现有时候我敏感得同事即便手上有事情没来得及回我都会觉得格外受伤。
作者说,这不过是因为童年时有过很多缺乏回应的场景。
和给出有质量的回应同等重要的是,要能发出你有感觉的声音,表达你的欲望。
在人际关系中,我是属于比较被动和讨好型的,除了我身边特别亲近的人,其他的人我都是比较顺从他们的。我的说话行动都很讨好,害怕得罪了他们,所以在她们眼中我常常很没有特点,除了长得有特点外,真的是属于那种边缘型的人物。
作者认为,人际关系中回应很重要,但你也得有自己的声音。
你关于别人的想法必须得到对方的确认,那才是真实的。
那些人际关系不是很好的人,比如像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去猜测对方行为背后的目的,而这个目的常常是我自己想当然的目的,不经过求证之后的结果往往就是伤害别人。可能很多的误会就是这么来的吧。
尊重别人的自恋,一如尊重自己一样,宽待别人的脆弱,一如宽待自己一样。
看到这里时,我突然就意识到了自己多么的无理取闹。
只要我男朋友惹我生气了,他就必须给我道歉,不道歉我就不会跟他说话。而且这个道歉还必须充满诚意,这样我才会高高在上的原谅他还觉得自己很大度。
作者说,这是关系中最具杀伤力的。执著于让别人道歉的人,往往是为了捍卫自己的自恋,但别人也往往会为了维护自尊而拒绝跟你道歉。
就像我男朋友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是:我也要自尊的啊。
这也算是解了我心中的一个结,为啥男朋友的道歉总是达不到我预期的有诚意的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