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两天发了一篇这个写作课的第一课笔记,今天继续来分享杨老师的第二堂课笔记。
这节课杨老师主要讲的是写作的长期素材积累问题。
生活中,很多的写作者看到一篇写得很好的爆文,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觉:“这样文章里的话我也能写;里面的道理我都懂;这个观点也正是我想说的……”可为什么就是写不出来呢?
我有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感觉。
一篇好文章,看似行云流水,其实这背后还隐藏着我们看不到的作者的积累。
所以积累才是最大的门槛。
只有不断的积累,素材丰富了,才能把一些想说的话、想表达的观点讲清楚。
那积累的路径有哪些呢?
一 读 书
1 这里的读书要以积累为目的。
不要读的杂,更不能少。
据统计,中国的人均阅读量才4.39本/年,太少了;且大学生中只有9%读文史哲经典。
经典作品,无论是三百年前还是现在,都是值得我们一读再读的,我们要多读一些这样的书。
2 将触动我们的文字形成文档反复读、反复记。
像《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社会契约论》、《资本论》都是不错的选择。
可以将这些经典作品读完后触动我们的部分仔细思考并认真记录下来。
二 交 朋 友
我们要交真诚、包容的朋友,也要交一些小人、贱人朋友。
以收集素材为目的,以积累的目光看每一个人,将有意思的人的故事记录下来。
你会发现像互联网很多爆文都是以“我有一个朋友……”这样开头的。
其实贱人朋友才能激发我们的写作欲望,但要注意真诚第一,还要保护朋友隐私。
三 做 事
1 人生阅历的丰富才是创作的不竭源泉。
海明威、培根等作者都是经历相当丰富的。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要让生活路径丰富多彩一些。
2 新视角
从不同的视角尝试来创作。
3 新感悟
花样作死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各种不同的事情。
要把这些思考积累下来反复读、反复看。
人的写作能力、脑袋里意识形态的总和就像是游泳池的容积。
a 长度:生命的长度
90岁的人肯定比比9岁的人经历的多。
b 宽度:单位时间内经历事情的多样性。
有些人一年时间只经历一件事,而有些人一年时间经历十件事,那肯定经历十件事的人比经历一件事的人遇到的事情多。
c 高:把每件事情都琢磨透了。
要投入单位时间进行琢磨,琢磨越多就越好。
就是把一件事情琢磨透了,也比别人经历很多却一件事情也不琢磨的强。
那我们看到很多年纪轻轻、却经历丰富,能写出很多精彩的文章的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结,我们要经历不同的人生,还要把这些丰富多彩的经历写下来反复读、反复看。
我们要通过读书、交友和做事三个路径来认认真真的积累素材。
慢慢地,我们的文章也才会写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