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笑来的带领下,终于开始重视视频号了,在此之前,只是把它当作一个视频记录本,没事记录一下生活,拍拍风景,很随意。
关于视频号有什么未来,很多大佬都做过分析,前几天,李笑来也做了一个“买房不如养号”的直播,里边有很多的干货。
其中有一个观点,对我特别的有启发,就是“以终为始”的思考方式,意思就是说,我们要先有一个目标,然后问自己,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今天应该做什么?
写文章也好,做短视频、直播也好,都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流量,但值得注意的是,流量并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我们最终的目标应该是用这些流量干什么?
把“将来这个流量用来干什么?”当作最终的目标,然后反推现在应该做什么,不做什么。否则,努力了半天,也积攒了不少流量,结果什么也干不了,就尴尬了。
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尴尬的例子,之前在做教练的时候,所在的道馆算是高端馆,收费相对来说比较高,有次为招生做了一个低价引流,还请了一支招生团队,两天招了100多人,可等试课结束,要报长期班的时候,几乎没有人报名。
更尴尬的是,费了半天劲,孩子的兴趣也被激发了出来,结果家长让孩子去他们小区楼下学了,说那里收费便宜,离家近。
说回视频号,也符合这个原理,或者说,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避开做无用功的大坑。
这件事,说着容易做着难,按李笑来的话说“不愿意做有意义的选择”。
中午在群里讨论的时候,马烈贴出了一段话,我觉得对这种现象的描述特别准确:
垂直是聚焦,是有灵魂感。所以,垂直一定是对的。但以你之综合能力、生命力、和执拗,过去的垂直都不足以让你心甘情愿。就像经济学家说的,在切中本质的解释角度出现之前,常常看起来各有各的道理。一旦对的出现,错误是如此明显。
回看我的视频号,里边就发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属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打王八拳,还美其名曰寻找方向,记录生活。事实上,如果真心想记录生活也就算了,但如果不是,到最后,这些闲散的流量又能干什么呢?专业一点讲,就是这个账号将来很难有商业价值。
这一切的背后,都应了李笑来说的那句话“不愿意做有意义的选择”,我害怕做垂直领域,除了不甘心,综合能力、生命力,和执拗外,更重要的是缺乏做垂直领域的能力和勇气。
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生命有很多可能,谁愿意选在一个方向上死磕呢?事实上,当我们在一个方向上死磕的时候,就必然面临一个问题——钻研。把这件事研究明白,研究透彻,甚至形成自己的风格,最后能写一本书,或者出个教程等。
这个做垂直领域的能力,说白了就是“持续做一件事的能力”,任何事,只要持续做,就必然会越来越熟练,越来越精通,直至成为大师。
有了上边的分析,我觉得是时候开始做垂直领域了。
即便生命充满着其它可能,也应是建立在有成功案例的基础之上,所以,必须要有成功的经历和经验做支撑,这可能就是做垂直领域的意义所在。
接下来,我打算从自己拿手的双节棍开始做起,在视频号里,分享双节棍方面的视频、教程和优品器材等。
双节棍,我自学了有十年,中间断断续续,也突破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瓶颈,我也希望这次能突破新的瓶颈,更上一层楼,向大师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