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暑假都承诺女儿,要带她到北京转转。因为七月份,有几个学习活动,正好女儿学习书法。所以定到了八月份,八月份正好有个全人类教育论坛活动,所以正好带上妞,一起去。
买票
都说火车票不好买,是真的不好卖。
第一次买票,是候补票,四天了 还没有候补到,最后退了票。
第二次买票 买了两张卧铺票 之只为了抢呢,结果,我和女儿,一个10车厢,一个14车厢,这怎么可以,一个13岁的女孩子,我一定是不放心的,第二次又退票了,还扣除几十元的手续费。
第三次买票,就变聪明了,先看看是不是同一车厢 ,要求不高,高兴的事,座位还挨着,就是开车时间点不好,凌晨两点。
取票
在火车站的自助取票处排队,有一个老太太,手里拿着一张宣传纸,对我说了什么,我以为没有听清楚,以为是推销东西的,火车站人太杂,太乱,不敢胡搭讪,总感觉不是很好的人,因为以前在车站的时候 ,被强制要过钱。排队的人挺多,我没有搭理她。回到女儿身边,女儿说,有个老太太给她一张纸,我一看,跟刚才让我看的一样。上边是“不死之谜”.有一个十字架,密密麻麻的字,女儿说,是不是邪教,我说对。随手扔进了垃圾桶。
售票口外面是警车,进站口是特警把门,这人是不是也太胆大了,还是一位老太太。老太太不太引人注意,不知道怎么把这老太太的脑袋给洗了,让她这么大年纪了为它服务。洗脑洗的很了就是入迷,也就是他们所以为的“信仰”。
进站
每一次进站都都感觉可伤感,也许火车就是这样自带离别的伤感。一群群的人,背着包,拉着箱,匆匆往前冲,生怕耽误一分钟,就误成了火车,老少皆是。从进站口,到上火车这一段,好像不曾看见嫌累而不想走的人,我突然想到了“时间就是生命”,人只要有动力,才会奔涌向前。
火车站就是劳碌命见证,是底层生活的人的来来往往奔波的工具。绿皮火车,动车、飞机其实也就是不同层次的人的生活呈现。
火车上
凌晨两点的火车上,是人人最瞌睡的时候,这趟车的点不是很好,所以人不是很多 ,很多空座 ,至少过道上没有人,这样可以睡的稍微安稳点。打鼾的,千姿百态的坐姿和躺姿,淑女不再淑女,绅士不再绅士,随意一倒就可以睡得着。
想想住个宾馆,这不卫生 那不卫生的瞎讲究,宾馆的条件比这强多了。也许住宾馆讲究的都不在硬座里,在硬座车厢里做的,都是随便就可以住下的人吧,这会儿我什么都不要求,就想躺下来睡个好觉,而不要坐到这里想眯眯不成。
太阳出来了,我依然很是瞌睡,虽然坐着睡了一路,总感觉就是在半睡半醒中,脸跟贴着一层塑料纸一样的难受。
车厢里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
中间停靠的最后一站,一下子上了好多人,把原来空着的很多位置,填满了。已经有服务员推着服务车,叫卖充电宝,瓜子,方便面,火腿肠。
火车的味道越来越浓了,硬座车厢的味道越来越浓了。上一个月,黑龙江的齐崇老师,从黑龙江到郑州(混淆了),为了体验生活,专门坐了绿皮车厢,感受绿皮车厢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