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朱是个主动选择的人。
她比我小十多岁。 曾经和我坐一个办公室。 当时她从某学校的副校长职位借调到我们单位。她特别爱笑。 我现在还记得她用手机播放广播体操,笑着招呼大家动一动。交谈交流时候人都会觉得她清晰,温和,敏捷和轻快。
有一天闲聊, 她说,Hannah, 我请教一下,我小孩还需要增加点什么项目。
我让她说说她孩子的情况。她说,男孩,初二,市一中,成绩呢在班级大概是一二名,年纪前十名的样子。各科均衡, 没啥特别好的科目, 也没啥特别差的科目。初二的时候主动要求学钢琴,学的也还行。 英语是小时候就送去长沙学的。也还行。
我追问, 体育呢?有啥喜欢和进行的项目?
她说, 没有。 他不喜欢运动。
我追问, 为啥?你喜欢吗?或者你老公喜欢吗?
她笑, 哦, 真的, 我们俩都不喜欢运动。 你是说我们俩要先动起来?
之后她老公开始了练习马拉松。她也偶尔陪跑。
大半年之后她老公参加了厦马。她和儿子自然去厦门助威。
回来之后她谈起她老公的这第一次跑马,她老公还是真有点难,快到结束的时候真的坚持不了了, 但想到要给儿子一个纪念牌,咬牙坚持了。
当然跑步的过程收获的不光是纪念牌,还有很多;朋友,同学,事业等等。她老公原本就是厦门大学毕业的。
自然孩子也开始跑步, 还在学校里发展了跑友。
在人群中她很模糊她自己,总是笑眯眯的,条理清晰地做事。 也不炫富,去了啥地方呀,买了啥奢侈品呀之类,但仔细看她的日子其实就是很富足,住在衡府,开的车应该是两辆,她常开的是高尔夫,另外一辆应该是她老公的,很少看到, 而且我对车不敏感,不知道啥牌子, 知道还挺高档。那时候对护照没啥管控。她偶尔国外游,几乎不和人提起。我也仅仅是知道而已。
在我们同事的第三年,或者第四年, 有政策要求借调的人员要么正式调动过来,要么回原单位。她直接回到了原单位原岗位。但是过了一两年, 她调动到她家附近的另外一个学校,做个普通教师,教了门副科。也完全放弃了评职称。
我们从来没听她在公众场合说起他儿子特别学霸之类,特别棒之类。她儿子也没有去8中去读书,很安然地没有参加中考,而是参加了一中的夏令营外出了。据说是为了避免让这些优秀的孩子被其他更好的学校挖走,一中采取的措施。她说,一中挺好的,还离家近。
高二的时候她儿子去深圳读国际学校。她老公租了房子在深圳陪读,当然她老公的业务也是不限于一个城市。她周末开车去高铁站坐高铁过去,周一回来开车回家上班。
高中毕业孩子申请了牛津大学的地球环境专业,并且本科硕士都在牛津读完。
2024年夏天,她儿子去了哈佛,读博士。
圣诞假她儿子回衡阳呆了一个月, 前天回学校去了。我说, 你好不舍吧, 她还是笑笑说, 他常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