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阳光明媚得有些刺眼,仰望蓝天,渴望看见美丽幸福的流岚。希望,天空中有幸福的使者??青鸟留下的痕迹。阳光照耀时,颗颗饱满的葡萄绽放着成熟的光彩,发出灼人的光亮,映出了幸福喜悦的模样。
原来,青鸟的倒影就留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就留在丰收的喜悦中。但是,那带来幸福的青鸟,此刻,你在哪里呢?不是在舒适宽敞的书房中就着一杯绿茶读书看报,也不是家庭成员齐聚一堂在电视机前共享天伦之乐,也不是在数不尽的光芒中沾沾自喜。
不,这些都不是她的生活姿态,也不是她的人生追求。她的愿望很简单,就是“让农民富起来”,而她就是农民心中的青鸟,带来了致富的希望,带来了幸福的曙光。葡萄园中的每一颗幼苗她都亲手侍弄过;每一株藤蔓,她都细心为它们做过体检;每一条小路都留下了她的足迹;每一颗葡萄,都是她的汗水和泪水的结晶。葡萄园就是她的伊甸园,每一株藤,每一颗果,都是她的儿女,她将自己帮农民致富的愿望灌注在每一根藤蔓,每一串果实里。
从出苗到挂果,从松土到施肥,她都事无巨细一一过问,细心记录下葡萄成长的过程,不管刮风下雨,从不懈怠。在她的专业的知识严谨的态度和坚持的决心下,将一般只能在干旱少雨、年降水量只能在600毫米的条件下出产的提子(欧亚葡萄)硬是插进了年降水量一般有1200毫米!
1700毫米的湖南,这个高温高湿气候区,这个原本是提子的禁区,并从湖南推广到湖北、江西等地,推广面积达20万亩,为农民增收至少5亿元。“事在人为”是她为自己的成绩总结出来的原因,她也是以这样的信念指导着自己的行动。不仅手把手教会了葡萄种植户高效无公害的葡萄生产新技术,分文不取地为种植户排忧解难。
她的足迹遍布了全省50多个县市,行程达到了6万多公里,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问题解决方案送到田间地头。因为有了她,湖南的葡萄种植面积由原来的几百亩发展到现在的43.7万亩,众多的农民成了万元户、十万元户甚至百万富翁。她给湖南的农民的经济注入了新鲜的科技的血液,让农民的思想豁然开朗,开始学会用科技为农业服务,开创了农村发展的新步伐,让丰收和财富的喜悦遍布沧桑的眉头,带来了幸福的期盼。“我们不能光在课堂上栽果树,要载到农村去;成果不能只写在论文里,要装进农民的口袋里。”
多么朴实的话语,却饱含着多么丰富的感情啊!30多年来,自从迷上了葡萄,自从立志为农村为农民为农业的发展做贡献起,数不清的节假日里便要清早起床赶到各地的葡萄园,检查葡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有时遇到难题她便不辞辛苦拿着葡萄苗到市里省里向专家求教。
每天在长达10个多小时的工作中度过的她却依旧精神奕奕,从长沙到常德澧县三家乡镇某山头的实验基地,往返650公里的路,她走了无数趟,闭着眼睛都可以知道在哪里要拐弯,哪里有坑……正如她所说,葡萄也和人一样,你对它好它就会回报你的。所以,她的葡萄给予了她丰厚的回报,让广大的农民获益匪浅,让广大的农村开辟了新天地,也让她离她的愿望与理想更近了一步。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她不仅在科研实践上硕果累累,更忠于她的本职。她以教师的姿态站立三尺讲台,传授知识,各种极具指导性的学术论文专著,各种现实性极强的科研项目,数目繁多的种植技巧的研究与总结,让她的专业水平很好的运用到了实际,并为农业的科技化提供了极强的理论基础。
不仅如此,她还以自己高尚的德行感化学生,让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立下高尚的理想和抱负。“我非常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如果要我放弃,我真不知道我能干什么!”“当一个老师很容易,当一个好老师很难”……这些都是她的心灵的独白,也是她对自己职业的坚守的誓言。
在学生的生日之时,会送去真诚的祝福,在学生面临丧父之痛时,她会用一位母亲的温柔去抚慰受伤的心灵,让他重新振作扬起生活的风帆追寻自己的理想,在学生面临学业的困难时,她不顾自己劳累不堪的身体为他们提供帮助,为学生指引方向。在她的言传身教之下,很多学生都以她为榜样,也立下了扎根农村,服务三农,为新农村的建设而奉献的信念。
一个老师的最大的成功,不仅是教会了学生在社会上立足的本领,让学生们能够很好的生存,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感恩,如何奉献,如何用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在这点上,石雪晖教授是一名真正的学生的恩师,社会栋梁的领头人,也是众多桃李的人生向导。泰戈尔曾经说过,“天空没有留下我的足迹,但我已经飞过”。我想,对石雪晖教授这种高尚的人来说,就是和诗中所写的一样:不管有没有留下她的足迹有没有她的赞歌,她都会穷尽一生的力量为自己曾经树立的理想奋斗,化身为农民心中的青鸟为农村播撒希望的种子,让农民收获愿望实现的喜悦。
她传播的知识,那幸福的高尚的身影会倒映在了歌颂农村新天地的诗篇上,会倒映在满园桃李那渴望敬仰的脸上,会倒映在她曾挥洒汗水泪水的大地上,留下所有幸福的希冀,实现她身边很多人关于幸福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