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在20年前是多么的前卫,近看台湾前两年终于同性恋合法了,台湾在人文开化和观念方面比国内走得快很多。回到这部电影李安前期的电影的主题深刻、风格生活化,生活小事日常化方面简直是那个时代的是枝裕和。
具体到这部片,我发现大家对于父亲的角色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有的觉得:父亲装不知道这一切只是把儿子和女主作为传宗接代的工具,传宗接代大于爱情和亲情的冷酷。有的觉得:父亲通过洗碗、和西蒙的密谈显示其内心的包容和认可,而且侧面反映了父亲和老张、母亲很大可能也是这种畸形的三角关系。
其实我觉得这两种观点都对,都没有错;但是我觉得第一种观点有点太苛刻了,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父亲已经算是代表了较为先进。开明的父母了(参照美国丽人的上校父亲),保守传统和激流非主流潮流的碰撞,这种偏柔和和畸形的处理方法已经是比较好的妥协和进步了。对现实观念的冲击中是很大的进步了。但是放在电影内其畸形的处理方法确实是被人所诟病,不够100%完美,牺牲了女主和宝宝。进一步讲,世间之事哪能尽善尽美呢,只能在各种妥协和付出代价中前进。经过20年的努力,现在台湾终于迎来不需要付出代价就能得到完美的结局了。
还有一点,对于闹洞房和中式婚礼的陋俗的刻画是我见到所有影视作品最入木三分的,真的看得我无地自容、尴尬癌都犯了。
这种乱哄哄、色情低俗、不顾人感受的场景让人作呕,看得出作者对于这种风俗真的是多么的讨厌,以导致拍的让观众有种不想看第二遍的深深厌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