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 6:20-7:00 闹钟响了不知道,多睡了15分钟,今天起床后,睁开眼睛没有多想,自然起床,比起前面两天有进步。
今天的商业理论是“比例偏见”:参照对象的变化,导致了比例上的不同,而不同的比例,会带来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行为、不同的态度。
利用比例偏见,应用的方法有:
1:放大促销价值。十块钱的东西,商家写着打八折,另外个商家写着降价2快,消费者会更倾向于选择打八折的商家。通常100元以下的产品,降价直接写金额,100元以上的,可以写折扣。就如10000块商品写了:直接让利1000元,比写打9折,会让人更想消费。
2:巧设参照物。买个128g的手机5000块,256g的手机5500块,两款手机放一起卖时,消费者会更加能接受256g的手机,虽然贵500,内存能大一倍。
3:善用搭配销售:超市时常会买满多少产品,加1元可够得价值比如15元的产品,这种方式对产品促销用的很广泛。 完。
7/25 学习笔记:一:价格总水平含义.度量.及决定因素
1:含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状态的平均或综合。一般用价格指数来度量。
2:度量:我国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基本指标。
3:决定因素:货币供给量M,货币流通速度V,总产出T,总需求和总供给
费雪方程式:p=mv/t
以变动率表示公式:π= m+v–y
π价格总水平变动率或通货膨胀率
m货币供给量变动率
v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率
y GDP的变动率
二:总需求:与价格总水平呈反向变动
三:总供给:长期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短期看,总供给与价格总水平呈同向变动。
四:关系:
1:价格总水平决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比例关系
2:长期看,总需求决定价格总水平
3:短期看,价格总水平是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决定的。
价格总水平的经济效应
一: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工资的影响
名义工资,以当时的货币形式表现工资
实际工资,扣除了价格变动影响因素的工资
实际工资变动率=名义工资变动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
实际工资的变动与名义工资的变动成正比,与价格总水平变动成反比。
二: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利息率的影响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
三:变动对汇率影响
本国的价格总水平上涨率高于国外的价格水平上涨率,本国货币贬值,以本币表示的汇率就一定会上升。
就业,失业的含义,统计指标及失业类型
就业:就业者条件,有一定年龄16岁以上,收入条件,指获得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时间条件,即每周工作时间的长度。
失业:没有工作,当前可以工作,就是当前如果有就业机会就可以工作,正在寻找工作。
我国失业统计指标:城镇登记失业率
二:自然失业率:包括正常失业率,充分就业状态时的失业率,通货膨胀率为零时的失业率,非加速通货膨胀率。
三:失业类型
1:自愿失业,摩擦性失业(换工作)。结构性失业(产业结构调整
2:需求不足型失业
与经济周期挂钩,叫周期性失业
四:奥肯定律,就业弹性,菲利普斯曲线
奥肯定律:经济增长与就业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政府应把促成经济增长作为降低失业率的主要途径。
就业弹性系数:劳动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第三产业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就业弹性就较高。
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长期看是与横轴垂直⊥,即通胀率和失业率不存在关系。短期看是右下方倾斜。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