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要“留有余地”
如果有人说我的课“安排得很紧凑”,我也许不认为那是表扬,而会认为是缺憾。很可能,我安排的教学内容多了一些,提问多了一些,给学生留下的思考的时间少了一些。我不愿学生在课堂上感到累,也不想让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感到压力。课堂教学,最好不要“紧张”,教师不能有太强的“进度”意识。一节课40分钟或45分钟,始终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不容易,况且未必有用。青少年持续“注意”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而学生每天要上六七节课(甚至更多),课后还有作业,有些学生,连课间几分钟都没法休息。所以,在课上,教师最好不要让学生感到疲劳。你的这节课要求学生“全神贯注”,下节课他就要靠“坚持”了。有些教师总批评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却没有想到想到学生这方面能力有限,特别是小学生。
这是学生的课堂,教师能不能时时停下来看看他们的“学”,而不是头也不回地领着他们赶路?
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得法,该“注意”的,学生自然会注意;而在可以轻松之处,教师不要逼学生“视为止,行为迟”,处于紧张之中。无论如何,不要滥用学生的精力。一节课开合自然,张弛有度,学生有思考、消化的余地,才是合格的课。
如果一节课能留下五六分钟或是七八分钟,让学生自由讨论,或是默读,或是查看笔记,或是提问,或者,什么也不干,静默,只要不妨碍同学,爱干嘛干嘛,我看对学生有好处。有时,我会说:“我今天就说这些。你们有问题吗?如果没有,自习。”
而我早先曾充分利用每一分钟讲话,我错误地认为“这是我的课,我不讲就是不尽职”。我在教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才想到:我这些话是不是一定要讲?我的这节课究竟有多重要?我讲的是不是一定对?这些内容难道就不能让他们自己去“悟”吗?难道他们真的“悟”不出来吗?为什么不能等一等呢?
我们教学评价的观念需要反思。在评价一节课时,往往总是想到:教学任务有没有完成?如果“问题全解决了,该问的都问到了”,就认为合格了,而没有想到这种填得满满的课很可能是机械的、平庸的,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太全了,失真,低效。教师唯恐学生想不到,抢先把话说尽了,学生也就不想了。
为什么要求“全”呢?留点空白,让他有想象的空间,让他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让他自觉地发挥一下、延伸一下,让他产生新的疑问,让他有创新的常识,有何不可?为什么每节课非得讲到“下课”?
那些“爱学”、“会学”的学生,特别喜欢的课是“留点谜语给你猜”“半张白纸任我画”。
札记:在一味地追求课堂容量的今天,吴非老师提出的课堂要留有余地确实促人深思。今天的教学仍然是填鸭式的,所提倡的问题导向效果并不明显。时代的发展,呼唤新型教师的启发式教学,许多所谓的老式课堂将面临挑战,如果教师本身不追求终身学习,那么最终他的知识(可能还没有建构为体系)会因落后而被淘汰,“芳林新叶催陈叶”,社会的前进呼唤教育的发展。
在我国,山水画的画法里有一种技法叫留白,往往是需要画家本身具备较好的全局观念和哲学思维,掌握技法和意境的关系。上乘的书画作品,往往是以意境取胜的。
由此我想到,吴非老师是特级教师,他说的话一般不会错。但学习者要反思自我是否具备同的水准。一节课的丰满,在早期都会追求知识容量大,这样才会显得课堂比较的饱满。中期追求在容量大的基础上追求思路清晰明了,环节衔接得当,流程流畅自然。后期追求教学上的“留白”,即一节课能留出少部分的时间给学生提问思考讨论,合作探究就很好。
即使是整理笔记,对学生来说也是好的。因此学生学会了整理知识,促进知识有序的形成,和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课堂切忌填鸭式的饱满,我们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其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提升。
学习很多的时候依赖的都是一些学习习惯,为此,我们要注意学习的任何细节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