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范梅南的《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有感于作者书中的事例与思想,我再次以一种深思的方式回顾我的教育故事,因有此文。
十年前的那一幕让我难以忘记。
她,是个成绩优秀的女生。但是娇滴滴,在班级里并不受人欢迎。那次,她又从迟到了。我把她妈妈叫来,并当面严厉训斥了她。她一面哭,我一面高声训斥。她抽咽着,试图反驳我,我又抬高声音压制住了她。就这样,我们对峙着。一位老教师把我叫到一旁提醒:“你是好心,但这种情况下,你还继续训斥她,她一定不能接受,她的家长也不能接受。”
我不能理解。我只是按照学校要求正常管理,我没错;沉疴须用猛药治,我想彻底治好她,我也没错;我要做一个严厉的老师,我更是没错。可是,果然,从此我与她们母女的矛盾再也没有解开。我觉得,我的形象一下子黯淡了,而且惶惑了。
我忽然觉得很悲哀。老师和学生之间有了如此深的隔膜,这是我希望的吗?现在想来,当我凭着自己所想,凭借着我所谓的满腔热血去实践我的教育,它的效果似乎是与我的想法南辕北辙。对这次的教育事故的反思我延续了十年,我所得之一是,在教育中不再那么追求完美,不再苛求教育的神速。
有人说:优秀的教师,都是暴君,都是法西斯。这里强调教师的严苛。学生的服帖与整齐划一的确便于我们的班级管理,班级管理又与成绩互相影响。但现在,我更加认为,一个教师,还要以学生成长为工作的出发点,需要的是教师“贴地而行”的个性化服务。那“大地”便是学生各不相同的成长。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不可复制的孤本。因此,每一次失误都是教育所不能承受的。
就像范梅南在书中这样诠释教育:“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
这意味着,我们要像母亲一样对孩子时时刻刻的关注,要有时间的付出,要带着掩饰不住的骄傲,还有深沉而细腻的理性思考。教育是在一切教育情境中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智慧行动,这就是书中强调的“教育机智。”
这种智慧是一种敏感的、全身心的、审美的感知能力,它无法事先计划,它受见解支配的同时又依赖情感,并“打动”他人。它表现为“克制”,表现为“润物细无声”,“机智在孩子心灵留下痕迹”……
其实, 教育机智其实还有更宽广而深远的含义。
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某一个孤立的教育现象。我们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生存。从来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卢梭说:“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经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所以,范梅南在书中强调:教育者还需要用心看教育。
用心去思考,从孩子的角考虑问题,考虑策略的选择,以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和教育失误的最小化。
就如,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西方教育科学领域多年来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景化的教育意义的光辉。那些事例超越国界,让我感动并重新理解和思考教育智慧的意蕴,重新看待与反思我曾经发生过的一切教育故事。
那么,这样对于教师所提出的的要求就更高了。范梅南说:“教育者要和学生一起成长。”我想,这种成长更多的来自于结合实践的阅读与思考。用大量阅读,在顾后和瞻前中,获得理论的支持与实践的勇气。在阅读与实践中开启我们的理解力和反思力。这种成长还是一种自我克制,是一种随着阅历增长而产生的意识转变;是一种思想沉淀后的平静;这种成长是一种源于爱而衍生的智慧。中国传统智慧中有一个词语叫“利己达人,”传统与现代智慧启发我们:没有一个让自己感到满意和不断成长的自己,如何能心平气和的去教育我们的学生,没有一个“站立”的自己,如何能培养一个“站立”的学生。
教育究竟是什么?在我的心目中,教育,就是我们的一场相遇,一种温暖的等待。在此过程中,我们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我们也因此拥有了别人的人生。我们彼此交织,成为彼此生命的一部分。
我们既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有着神圣的社会责任。我们从事的事业,是国家百年大计之本的事业,亦是每个家庭幸福之源的事业。也是一项“养心”的事业。这份职业,任重,道远。
以上,便是阅读后我所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