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管理,最近一年心里最常想起的一句话是彼得·德鲁克先生所说“管理不是控制,是释放最大的善意”。
一开始我的理解是重点在“激发”。因为控制是假设管理对象如果不加控制就会出问题,因为人性本恶,所以要用制度流程等管理手段去压制这样的恶作祟,所以对立面是激发,去相信管理对象是有意愿有能力把工作完成好的,我们要做的是去努力发现、去积极鼓励,把这些“人性之善”由微光发扬光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而近来我对此的理解又有些不同,我突然想到也许德鲁克先生并没有站在人性本善这边,也无意与“人性本恶”派对立,而是对人性有更客观全面的认识—即人是综合体、人性是多元符合的,既有恶也有善,但是压制恶,按照力是相对的,有多大的作用力就有多大的反作用力,所以靠控制只会延迟甚至积攒问题的爆发而不会从根源上消除问题,但是人性的善恶有一个此消彼长的特点,激发并释放人性的善,同时也就是在遏制恶的滋生。
按照心理学“环境、他人、自我”三相理论,当环境、他人都不友好时,比如“控制型”管理常常给人这样的压迫性感受,自我就会因为不安全感而闭合得越来越小,严重时甚至发展成是深深恐惧,待达到一定阈值时,人的原始本能就会凸显,为了自我防御、自我保护人们往往就会采取对抗甚至是攻击模式,今儿引发严重问题,所以“管理不是控制”。
而当环境、他人都很友好时,自我就会放下戒备与防御,转而进入开放接纳合作的状态,此时人无论是生产力、创造力、能动性与团队合作都将渐入佳境,所以我们越是创造更友好的“环境”、扮演更友好的“他人”,管理对象的开放程度就会越大,从而其生产力与创造力也达到高峰,从而我们通过激发完成了“善意最大化”,并有效遏制了恶的滋生。
不经事不长智,而德鲁克先生的智慧与伟大,相信在以后的岁月中还会随着自己认识的加深而带给我更多的启发与收获。
最后,特别欣赏德鲁克先生以虔诚信徒之心去创建并传播的“博雅管理思想”,我想每一个心怀信仰与梦想之人,在他的思想里不仅是得到管理技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获得精神的提升与开悟~感恩!
Casper卷卷
201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