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常听人说,这个人“脾气好”,那个人“脾气不好”。
其实老百姓过日子,真没有那么多的大原则大事件,“脾气好”或“脾气不好”,大都是在生活小节,针头线脑中体现出来的。
有的人像火药,一点就着,一点小事便暴跳如雷;有的人平时隐忍不发,但是心怀愤懑,愤怒不平的力量积聚到某一个临界点,可以因为毫不相关的小事,来一个总爆发,属于“十年磨一剑”、“秋后算账”的类型。
窃以为,一个人脾气好,或者不好,主要看他给周围的人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假如虽然不发火,但心中酝酿着狂风暴雨,身边别说是人,连宠物畜生都会感觉得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烦躁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的一种情绪。它基本上是一种身心不安适的状态,除了生病的不适所带来的烦躁,大多数的烦躁情绪是因为外界的人或事物“不顺心”而引起的。烦躁的力量虽然不像狂风暴雨式的怒火那样凶猛,却是最容易习惯成自然的。
追根究底,它来自于人对周遭环境和事物的控制欲望。这种欲望不一定是自私的,它也可以是出于利他心切,却一样具有破坏力。因为对方在接收到你的善意和道理之前,常常已经被这个烦躁的能量带到阴沟里去了,效果每每都是适得其反。举例来说,一个对孩子的功课十分看重的“虎爸”或者“虎妈”,督促检查孩子的作业时,只要一看到有错,心中的火就会腾的一下生起,就算不马上爆发,那种嫌弃、不耐烦、谴责的能量,不受控制地散发出来,而孩子感受到这种能量,立马也会失去平日的活泼,变得敏感紧张。久而久之,只要父母一说检查功课,整个身体都会绷紧,幼小的心灵充满了不安,相信这样的状况,和爱子心切、望子成龙的父母的愿望正好背道而驰吧。
说这种情绪容易习惯成自然,是因为它会不知不觉变成你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方式。只要事态的发展稍微超出自己的预期,这股能量就会瞬间涌出,而有句老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人生中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本身。因此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烦心这种模式,就有很多实操的机会,久而久之,常做的事情就会变成习惯。
一旦人变得容易烦躁,那就越来越容易被周围的人事触发,最后铁定就会被归为“脾气不好”的那一类了。身边的人有可能就会越来越敬而远之。这真的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生活状态。
更糟糕的一点,是当烦躁成为了一种应对变化的习惯,烦躁的人本身就很难察觉自己的状态了。他会不断投射这种能量而不自知。也会为自己的失态找借口:“我以为...”,“你应该...”,“为什么...”,“你总是...”,当我们发现自己最近常常将这些词语挂在口头时,是否就该反省一下,我最近的心情有没有十分烦躁?我是不是总是把心中的不快归咎于外在的人或事情?
人类天生喜欢被关爱,害怕被惩罚,一切生命,猫猫狗狗、花鸟虫鱼似乎也无不如此,这是生命当下的本能,不以所谓的“道理”为转移。老话说,给人一个馒头,他会记住三天;给人一个拳头,他会记得一辈子。许多容易烦躁的人,大抵都是劳模,吃苦肯干,就是忍不住性子,结果不被欣赏,事倍而功半。因此下心含笑,慈眼视众生,被作为修心养性的第一个功课。
烦躁的情绪,来自于对改变的不适应,是人的一种应激反应。但是它除了让自己肾上激素分泌增加,血压升高,真的有用吗?与其如此,当烦躁的心情生起时,不如留意一下,让我产生烦躁的对象是什么?我对他发火有用嘛?哪些情况是我可以控制的?哪些情况不可以?我能如何令事情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转变呢?
从这个角度看,烦躁的情绪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做有为的改变!
烦躁的对面,是安然。正如一位哲人的逻辑:可以改变的事情,我干嘛要烦躁,去改变就好了。不可以改变的事情,我烦躁也改变不了,何必为此伤神伤身?
再进一步,我的烦躁,我提高的声音,我扭曲的表情,是否会伤害爱我而我也爱的人?这样的代价值得吗?
如果有意识的训练自己,把每一次烦躁当成一个机会,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自己变得气定神闲,抗压能力越来越高。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都在不经意之间。
真的,烦躁还是安然,就在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