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贾充之前,我要先说说贾逵,因为贾充是贾逵的儿子。父与子血脉相连,必有所交待。
贾逵(174年-228年),字梁道,本名衢,河东襄陵人(今山西临汾东南)。汉末三国时期名臣。他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世,是曹魏政权中具有政治、军事才干的人物,终其一生为曹魏的统一事业作出贡献。担任豫州刺史期间,曾建起了一条二百余里的运河,称为“贾侯渠”,便利民生。石亭之战中,率军救出曹休。去世后谥曰肃侯。《唐会要》将其尊为魏晋八君子之一。
贾充出生时贾逵43岁了,老来得子,欢喜异常,认为是充闾的喜庆事(也就是说能够光大门户),故取名充。
这贾逵是一条好汉,为人做事都显示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之气节。曹操在世时追随曹操南征北战,为曹魏政权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曹操死后,又成为扶持魏文帝曹丕登上帝位的功臣,
魏王曹丕对贾逵感恩戴德,即王位后先任贾逵为魏王国都城邺县县令,后迁为魏郡太守。
后在南下讨伐东吴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到达曹氏故乡谯县后,曹丕任命贾逵为豫州刺史。
贾逵辅助了曹魏三代,可谓忠心不二,正气凌然,是史上被称为“魏晋八君子”之一。
贾逵的名节高扬,深受后人的高度赞扬,而他的儿子贾充无论如何也不及父亲了,虽然贾充不负父亲的期望,确实有“充闾”之喜,然而贾充的所作所为一定会让他的父亲贾逵为之汗颜,为之羞愧万分。
贾逵老来得子,对这个儿子爱之深深,有望子成龙之心,这贾充小时已显得聪明玲俐,乖巧孝顺,深得赞誉。十岁那年父亲去世,贾充深得孝名。这个孝名,大概也只是一个乖巧吧,一个十岁的孩子其实也不太懂得孝的全部含义吧,在家人的教导下,尽心地为父亲守孝就是了。
后来,贾充承袭父亲阳里亭侯爵位。后入仕曹魏,任尚书郎,典定法律法令,兼任度支考课。再迁任黄门侍郎、汲郡典农中郎将。贾充袭的是他父亲的官,受的是曹家的恩德,但是,这贾充却没有他父亲那样的厚道和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的气节。
在司马家族篡夺曹家江山的龌龊过程中,贾充是充当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跌破道德底线的人,而贾充可谓是非常典型的代表。
那么,贾充在他的一生中究竟做了什么呢?
贾充曾随司马师一同平定了文钦毌丘俭叛乱,并为司马昭献计平定了诸葛诞叛乱。(注意,这场叛乱牛贾充扮演的角色极其微妙)。这时司马昭虽然还是曹魏政权的臣,但实际上已经在为改朝换代作准备了,这一期间使得贾充对司马家族有了深厚的感情。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贾充安能不知。很显然,贾充已经为自己找好了下家,准备为司马家族夺曹家的江山而效劳了。由于司马家在历史上是被视为乱臣的,身处曹魏统治下的贾充自然也落得了奸臣的名号。
而贾充最为令世人唾弃的,便是其弑君之罪。
曹髦不堪司马昭专权,于是起兵攻之。
曹髦敢于亲攻司马昭,是凭借着道义,皇权与皇威。他所率领的亲信卫士根本无战斗力,要想战胜大司马的军队实际上就是天方夜谭,但事实上,道德和皇权的力量还真是巨大的,当曹髦的侍卫军杀将过来时,贾充所率领的军队望风而逃,溃不成军,差点抵挡不住了。不是曹髦有多少本领,而是道义的力量和皇帝的威力。如果没有贾充的纵容,那么,当时的形势的发展还真无法意料。
贾充率兵与之交战,但士卒大多不敢悖逆皇帝,眼见贾充不敌曹髦,贾充一旁的成济问道:“今日之事如何?”
此时的贾充已经做好了为司马昭卖命的准备,他毫不含糊:“公等养汝,正拟今日,复何疑!”
意思很明白:司马公养着你们,不正是为了今日,你们还有什么可迟疑的!
封建帝制的伦理纲常,在这一刻烟灭了。
成济自认为有后台老板的支持,于是抽出刀剑,手刃曹髦。贾充冷漠地看着昔日的君王倒在血泊中,脸不变色,没有对生命的敬重,连敬畏之心也一丝不存,他的眼中更多的甚至是对曹髦自不量力的轻蔑。
贾充在为司马家族扫清道路,并且为未来进入司马政权的核心圈而纳了投名状。
事后司马昭猫哭老鼠,做表面文章,他召群臣商议如何处理曹髦之死,陈泰建议诛杀主谋贾充,但司马昭不肯。
因为司马昭明白,贾充弑君完全是为了向他表忠心,如果杀了贾充谁还愿意为他效劳!
最终此事以成济问斩、曹奂继位告终。贾充得以幸免,甚至被进封。但弑曹髦一事,可以说是司马家发迹史上最黑的一笔。而这弑君之罪便是贾充为司马家族背负的一个最重的黑锅。
贾充非但一生不能洗涮其道德上的污点,而且连他自己也背负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在临将离世时,依然战战兢兢,他怕自己无法去见他的老子与曹家烈祖。
成济兄弟成了贾充的替罪羊,贾充完成了他一生中的华丽转身。
其后,在扶持司马炎做皇帝的过程中,贾充又做得相当不错。《晋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充称武帝宽仁,且又居长,有人君之德,宜奉社稷。及文帝寝疾,武帝请问后事。文帝曰:“知汝者贾公闾也。”帝袭王位,拜充晋国卫将军、仪同三司、给事中,改封临颍侯。
贾充的审时度势为他的荣华富贵奠定了基础,贾充的人生之舟可谓顺风顺水。
如果以魏晋作为分界的话,那么前面-就是贾充的前半生,西晋建立后就是他的后半生了。
贾充为西晋王朝的建立纳下了投名状,所以他在司马炎的眼中既是功臣也是知己。
为了更好地认识贾充这个人,我有必要去了解一下贾充的婚姻家庭。
贾充有两段婚姻。他的前妻是曹魏大臣李丰之女李氏。
初,充前妻李氏淑美有才行,生二女褒、裕,褒一名荃,裕一名浚。父(李)丰诛,李氏坐流徙。
因为李丰被司马昭所杀,李氏被流放,贾充又重娶,这一次娶的是郭槐。
后娶城阳太守郭配女,即广城君也。
武帝践阼,李以大赦得还,帝特诏充置左右夫人,充母亦敕充迎李氏。郭槐怒,攘袂数充曰:“刊定律令,为佐命之功,我有其分。李那得与我并!”充乃答诏,托以谦冲,不敢当两夫人盛礼,实畏槐也。充自以宰相为海内准则,乃为李筑室于永年里而不往来。
这个郭夫人是一个厉害的女人,她哪里能容得下贾充有两个女人,她不但不让贾充接纳这个前妻,而且对前妻生的两个女儿也不能一视同仁。
贾充虽然官做行风生水起,然而其修身齐家方面却是个笑话,非但对前妻不负责任,即使对亲生女儿也未尽责任。
贾充自己觉得宰相是天下行为的准则,于是为李氏在永年里修建房屋安置而不来往。贾荃、贾浚常常号哭请求贾充,而他始终没有前往永年里。适逢贾充该去镇守关右,公卿设帐祭路神,贾荃、贾浚怕贾充就此一去不回,于是拨开帐幔来到贾充座前,叩头流血,向贾充及众官吏陈述母亲应该回家的道理。而贾荃嫁给了司马攸做了王妃,众人看到这种场面都惊起走散。贾充很是惭愧惊愕,让宦官将她扶走。后来郭槐所生女儿做了皇太子妃,皇帝这才下诏断定如同李氏这一类情况的都不能重返家中,后来贾荃愤恨而死。
贾充的持家是失败的,而且他的言传身教的缺失,她的大女儿贾南风更是成了一代妖后,兴风作浪,直接导致了“八王之乱”的发生,也成了葬送西晋王朝的罪魁祸首。
贾充虽然一生官运亨通,享尽荣华富贵,但是其身后却被后人唾弃,这是因为他在做人上的道德缺失所导致的。
但这也只能说明在朝代更换之时,个人的道德选择罢了,与人性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