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草木的踪迹

今天是学生野外实习第二天,我所跟的小组已经和森林管护站联系好进山巡查,小组冥思苦想的组名叫“人间草木”,这个名字来自汪曾祺的书名,用它来做小组名既显得有文化,又能突出本组的拍摄主题“草木”。

白杨河村
白杨河村
山里的木桥
天山雪水

一大早我们步行去了森林管护站,森林管护站的负责人告诉我们必须等待进山验收的车才能上山,我们又回到住处等待,静静内心一点不平静,生怕拍摄任务被耽误,时不时给管护站站长打电话询问,有这样负责任的成员在,其他成员都很放心。在等待一小时后我们等到了站长的电话,我们终于要进山了。

坐着森林防火车,一路上看到其他小组在拍河水,拍羊群,我们真的太幸运了,竟然有车可坐,内心那个得意,但也深知拍摄任务的艰巨。

我们的车在山脚下停了下来,接下来的行程就要靠我们的脚力了。从山下往山上看,满山的天山云杉,高耸入云,生长在陡峭的山坡上,却直立挺拔。不禁让人感叹生命的顽强与伟大,若我们遇到生活的困境,能否像天山云杉那样,不卑不亢,逆流而上,不受外界影响,保有不屈不挠的品格。看着积极向上的天山云杉,走在山里的脚步也轻快起来。

天山云杉

白杨河村中的河就是白杨河,它是由天山雪水汇聚而成。要想进入深山中必须要跨越这条河流,虽然这条河河面不宽,但河水非常急,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河面上禁止架桥。过河成了巡山员以及检验员们的必备技能,技能一:骑马过河,我们借来了哈萨克老乡的马匹,经验丰富的巡山员都会骑马,而我们只能由哈萨克老乡骑马带我们过河,小组中的梦莹,玉学是第一次骑马,兴奋又有些害怕。第一次上马过河,因为依赖一个较高的石头,大伙上马还比较容易,下马的时候有人扶也还好。过第二道河的时候危险出现了,静静上马没上好,跌入冰凉刺骨的水中,湿了鞋袜,还好正值中午,女汉子静静一直挺到下午回驻地(心疼五秒),到我上马时巡逻员特别交代了上马下马的要领,脚踩马镫两手紧抓前后马鞍。

过河

技能二:过独木桥。跟着巡山员们一起爬山,我们总是在拖后腿。尤其是在过木桥时候,说是木桥,其实就是河面上的三棵树,其中的两棵较细且晃动幅度大,如果不是对岸的巡山员一直看着我们几个过桥,让我的自尊心超越了对木桥的恐惧,怕是打死我也过不去的。小组唯一的汉子玉学,因为体重大木桥晃动也大,走到中间的时候便怂了,很想蹲下来,但很快便被巡山员们制止了,往前看不往下看是过木桥的重要心诀。

过木桥的玉学

通过重重障碍终于抵达巡视点,巡视检验员们开始了他们的工作。静静,梦莹,玉学也投入到了拍摄中,此时我并不知道,玉学下马时脚被歪到了。

静静
静静
梦莹
玉学

午饭点到了,我们草木小组本以为中午会回到驻地并没有带午饭上山。之前我们并没有想过巡山员的工作是如此艰苦,与家人聚少离多,在山上一跑就是一天,带饭是必须的。巡视员们得知我们没带饭时把自己的饭分给我们四个吃,我们吃到了韭菜盒子、火腿肠、咸鸭蛋、丰富爽口的咸菜、还有一只鸡,一只鸡…大家真的太开心了,本来因错过了驻地的午饭拌面而遗憾,这会简直不能更激动了,更重要的是这顿饭很合我们的胃口。我们并没有把鸡全部吃完,而是默默打包起来带回给驻地的同学们分享。

准备午饭

午饭后稍作休整,草木小组又开始了拍摄工作,采集了一些树木,水流的素材。山里的时间过得真快,巡逻员叫我们返回了。在返回的路线上做了一些调整,为了避免过河,我们选择了翻山,看着那几乎九十度的陡坡我是畏惧的,但是进山没有翻山的旅程是不完整的,为了不让自己遗憾,我和玉学选择和部分巡逻员翻山,梦莹和静静和另一拨巡山员骑马过河。

翻山越岭
上气不接下气的玉学

第一次挑战那么陡的山,玉学很贴心的给我找了根拐杖。山坡陡峭,我们的鞋又很滑,几次都似要跌倒,有好几次都是被巡山员给拉上去的,在他们的带领之下我们登到山顶,整个人喘着粗气,累到不能言语,玉学上气不接下气的说:他的心脏已经不是自己的了。休整时玉学才告诉大家,他的脚踝已经肿了一圈。他本有机会骑马过河,但仍然选择了翻山。登山一路虽然累爆心情却舒畅快乐,尤其在登顶后整个人都被征服的满足和超越自我的快乐所环绕。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的路看起来容易许多,但要额外小心,我就因鞋滑缺乏经验滑倒,好在没有受伤。

这一天的行程满满,草木小组的成员们所获得的不仅仅是拍摄经验,还有来自巡山员们苦中作乐,艰苦朴素的生活经验。白杨河的奔流不息,天山云杉的不屈不挠、巡山员的坚守…这就是我们实习的意义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