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任
孩子是完全独立的个体。作为父母,分不清楚界限的负责任就是在扼杀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阻碍孩子发展自己的力量。美其名曰负责任,实质却是控制,是父母的恐惧,而不是孩子的需要。
对于父母来说,为自己负责任,就是不断让自己成长,让自己完整。当我们越来越成熟时,我们才能以生命影响生命,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
1. 能自我负责就能自律
最好的教育是信任与理解。当一个孩子被理解、被信任时,他就会知道怎样为自己负责任,产生自律行为。自律的产生,来自孩子的内在动力。
与其去教育,不如去爱。一个内在感觉安全、被接纳的孩子,会进行自我教育,发展出健康的人格。
当孩子的行为完全不可以接受、完全不能再发生时,父母需要坚定、强硬、内外一致地表达。被理解、被信任的孩子,更能学会为自己负责,当然也会更自律。
2. 觉察与自我负责是疗愈的开始
看见那些曾经被压抑的感受,挫败、沮丧、伤心、难过、悲伤、生气或愤怒,然后学会负责任,去表达出来、呈现出来。
疗愈就是已经成人的你学着负起责任,去表达曾被压抑的感受,用成人的眼光重新审视某种信念。
你就是你,成人的你,与其去想象内在的有一个孩童,不如想象内在有一个成人,一个能自我负责的成人。
3. 做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的父母
如果我们总是被卡在一些旧有的事件或情绪中,很容易就会把这部分经历投射到其他关系中,从而给关系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所以,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是父母必修的功课。当父母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时,才能跟孩子更好地沟通,表达当下的感受,而不是释放过往压抑的情绪。
亲密关系尤其如此,我们旧有的伤口、内在的匮乏、落空的期待,还有猜忌、恐惧、嫉妒、愤怒,经常在亲密关系中清晰地被呈现出来。因此,我们常常想逃离亲密关系,但终归无处可逃,因为人人皆是自己。
5. 不完美,不妨碍成长
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自己犯错了,这就是最大的进步,如果能记录下来,并且进行复盘,错误就会成为我们成长的最大资源。
孩子就是这样引领我们成长。为人父母,我们无须完美,也真的做不到完美,但我们可以选择更真实地去面对。这个过程就是对孩子的爱,也是对自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