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知识】什么是本体感,如何在家中训练?
福州德慧泉儿童早教中心
2016-07-19
+关注
什么是本体感
本体感觉医学上又称人体的深感觉,是全身肌肉关节的感觉输入。正常的骨、关节及肌肉张力的感觉输入使人能够保持正常的站姿、坐姿及全身的灵活运动。本体感觉在英文称为Bodymap身体地图.有人称为身体形象.好像我们大脑中有一张自己身体的地图.所以不用重新看,大脑可以随时掌握身体的任何部位。
本体感是一种高度复杂化的神经应变能力,也是大脑可充分掌握自己身体的能力。本体感的成熟最慢,除非前庭平衡及触觉发展正常,本体感才可能正常。
不用看阶梯也能轻易上下楼梯,不用照镜子,也能用手摸到眉毛或鼻子,开车时不用低下头,踩油门的脚随时可以换踩刹车.蚊子叮身上任何位置.不用眼睛看.便可用手打蚊子,这就是本体感觉的作用。
本体感失调的影响
如果平衡感、触觉、前庭觉不良,本体感就很难健全发展了。人类身体的活动,大多是不知不觉下进行的,人不用老是顾忌身体如何行动,手脚才能灵活、心情才不会紧张、焦虑,也才能有足够的自信心,本体感发展良好,大脑功能才能发挥自如,观察力敏锐、反应迅速,人生最重要的想象创造能力也才能丰富地发展起来。
孩子的自信心源于哪里呢?
玩,快乐的玩耍。对于孩子来说玩是天性,也是孩子学习各种本领必须经历的。尤其自信心,孩子从玩上寻找自信心,如果本体感不足,会造成孩子在玩的时候不能如正常孩子那样灵活,久而久之会让孩子感觉到存在的差距,后来集体性的游戏不敢去参与,总觉得自己不行,不可以,造成孩子没有自信,不敢表现自己。
本体感失调的表现
1、动作协调能力差,笨手笨脚,容易受挫,容易跌倒或撞墙;
2、做事拖拉、磨蹭;
3、语言表达能力差,发音不佳,语言发展缓慢;
4、缺乏自信,消极退缩,不敢表现;
5、写字无法在框内,笔画经常颠倒。
重力不安症是本体感失衡最常见的表现。这类失常严重的孩子,做事消极、退缩,没有强烈的自信心,不敢轻易尝试新鲜事物。这类孩子通常会显得比较谨慎,有些家长,还很高兴,以为孩子做事情,认真谨慎非常好。殊不知这类孩子,由于对自己身体操控熟练程度不佳,没有强烈自信心。这个问题不解决,长大以后想让他大大方方,胆大自信,自然比较难。
家中训练游戏
本体感不是天生就具备的,需要后天的训练。例如婴儿期的翻身、滚翻、爬行训练;幼儿期的拍球、滑梯、平衡等训练;儿童期的跳绳、踢毽子、游泳、打羽毛球等训练对孩子本体感的发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少家长怕孩子摔着,不让孩子到处爬;或过早使用学步车,没让孩子爬就直接走路;老抱着孩子,而不让他自己活动;让孩子看电视、看书、学琴、学画多,运动少,结果阻碍了孩子本体感的发展,以至影响后天的学习能力。
家长还要注意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学习使用筷子,自己洗脸洗手,擦屁股,系鞋带。有的家长看孩子手笨,老让孩子用勺子吃饭,穿不用系鞋带的鞋子,替孩子擦屁股等等,更不让孩子做家务。家长不认为这些与学习有什么关系,其实会严重影响孩子心理能力的发展。越是手笨、动作慢的孩子,越应多锻炼。大脑指挥手干活的过程与大脑指挥手写字的过程是一样的,手笨、协调性差的孩子,写作业也会很慢。
游戏方法:
手影儿:这但是晚上在屋中常玩的一种小游戏,用手做成一些姿势,灯光一照,在墙上显出好玩的影象。其作用在于通过一些有趣的表象吸引幼儿活动自己的肌肉关节,形成本体觉。另有一游戏称“翻饼烙饼”玩法如下:两小儿相对站立,双手对握,摇晃胳膊,一人由怀臂间探头翻过,另一人随之,变成二人对背站立,曰翻饼,然后翻回,曰烙饼。边动作边唱:“翻饼,烙饼,油炸馅儿饼,翻过来瞧瞧!”合作性的游戏,锻炼幼儿大关节活动,但要防扭伤。这也是一种借助同伴认识自己身体的一个探索过程。
玩儿冰棍儿棍儿:拣冰棍之小木棍若干,玩时将大家的木棍合在一起,拿在手中,向平地上一撒,用一根木棍从下挑弹起撒出的木棍,每挑一根不许碰动其他木棍,挑成功者木棍归己所有,挑坏,则由下一个人来挑。这种游戏在挑弹过程中要求的是细心和动作精细,稍大则有可能挑坏,在娱乐中不知不觉促进了精细动作的发展。
另外“拽包”与丢沙包类似,也是幼儿在跑跳躲闪中锻炼协调能力的不错的选择。
体育锻炼:
同时,家长应尽可能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如打球、游泳、跑步等。适当的体育活动不仅使孩子健康、充满活力,而且能刺激、调整、提高孩子的本体统合能力。
1.前仰后合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的本体感觉和身体柔韧性。
游戏内容:轻轻扶住孩子的腰,帮助她慢慢地往后仰,并逐渐向下,直至她的双手撑地。停留片刻,身体成弓字形或者彩虹式。叮嘱孩子用她的手和腿的力量来支撑自己,然后再帮她慢慢起身。
2.翻筋斗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的本体感觉和肢体柔韧性。
游戏材料:一个松软的垫子
游戏内容:让孩子在垫子上面自由地翻筋斗,随便前翻、后翻都可以。也可以让孩子在后翻的过程中停留一会儿,保持上体在下,腿在上的弯曲姿势片刻。
3.挠痒痒游戏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的触觉。
游戏材料:软垫或床
游戏内容:让孩子躺在床铺或软垫上,张开四肢,由父母亲跪在身旁,在孩子身上敏感处玩抓痒游戏,可以每天进行10至15分钟左右。
4.小滑板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的本体感觉、触觉和身体协调力。
游戏材料:一块方形板,大约可以将孩子脖子以下、腰以上的躯干平放在滑板面上,下附四个轮子,可以前后左右行进、退后,并能做360度回转。
游戏内容:孩子以俯卧或仰卧姿势,趴或躺在小滑板上,头部抬高,用两只手撑地前后左右地滑动。也可以让小孩子躺在滑板上,以背部为重心,颈、手、脚举起向上,在手和脚可以够得到的位置架上一条绳索。孩子可以用手和脚同时钩住绳素,以仰身的姿势向前慢慢滑动。
5.梳子游戏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的触觉。
游戏材料:梳子或者吹风机
游戏内容:头皮是感觉敏感的部位,可以直接刺激大脑皮质感觉区,对身体形象的建立有很大帮助。让孩子轻轻用梳子梳头发,妈妈亦可帮忙做。每天进行10分钟左右。也可以用吹风机吹身体各部位,强化身体形象感觉。
6.小司机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的方位感。
游戏材料:一根布带
游戏内容:让孩子邀请一个小伙伴来家里一起做这个游戏。两人一前一后站立,用布带结成一个合适的绳圈,把两个人套住,组成一辆汽车。前面的人是司机,站立姿势,手拿一个塑料圆盘子当方向盘,后面的人就是乘客,弯腰用头抵着前面司机的腰部。司机问乘客要到哪里去,乘客回答后,小司机嘴里发出“嘀嘀——嘟嘟——”的声音,带着乘客一起在屋子里跑动。一定时间后,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7.荡秋千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的本体感觉和方位感。
游戏材料:秋千
游戏内容:让孩子抓紧坐在上面,父母前后左右地帮忙摇晃孩子。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一个人荡着玩,或者与其他同学朋友一起,叮嘱他们注意不要从上面跌下来,也不要荡得太高太勐。
可以在家做的生活小游戏:
以下为简单的本体感觉促进运动,在家就可以轻鬆训练本体感觉:
单脚站在平稳的地面上保持平衡,然后慢慢增加难度,例如由张眼到闭眼,再由半蹲的高度来做难度的调整,双脚交替训练,单脚站一次维持10秒。
单脚垫脚尖站在倾斜的平面上,并维持平衡,可慢慢增加倾斜板的斜度来增加难度,双脚交替训练,一次维持10秒
双脚站在不平稳的物体上,做躯干的转动及手臂的摆动,并保持平衡。
双脚同样站在不平稳的物体上,加上功能性活动,例如:投接球,动作过程中,都要保持平衡。
贴心小叮咛:上述运动前,可先做简单的暖身运动,并注意安全,训练时,可随自己能力,调整时间与次数,渐进提升本体感觉能力,以增加运动及行走安全。
为了促使孩子本体感觉不良的正常化,提高其感觉统合功能,常用的训练方法是:日常生活中的训练方法有游泳、跳绳、拍球、搬运东西等;采用器材进行训练的方法有滑梯、滚筒、羊角球、袋鼠跳、双脚踩踏协力车等。
通过球类训练
让孩子在家中玩儿小皮球,对于发展孩子的身体运动能力、注意力、双手和双脚的协调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具体方法是:
一是趴地推球。让孩子趴在地上,距离墙壁30~50厘米,面对墙壁,挺胸、抬头、双臂悬空,双手将球水平推向墙壁,待球从墙壁弹回后,接住球再推向墙壁,如此反复。开始每天推100次,一周后增加到200次,以后逐渐增加到600一800次。
二是对墙抛球。让孩子距离墙壁1.5米的地方站立、面对墙壁,将手中的球用力抛向正面的墙壁,并接住弹回来的球。这项活动比趴地推球的难度要大一点,应等孩子熟练了趴地推球后再进行这项活动。
三是拍球。让孩子把球抛向地面,当球从地上弹起时,让孩子拍。一开始可让孩子跟着球跑,熟练后,要求孩子站在塬地拍,规定用那只手拍,双手交替拍或左右手同时拍两个皮球,最后要求孩子站在平衡台上拍。
另外,也可以带着孩子到户外踢球,往球圈内投球等活动。
通过跳绳学习训练
跳绳需要身体各方面的协调才能完成,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子,在没有经过其他训练之前,先学跳绳是很困难的:必须经过前面的平衡失调训练后,再来学习跳绳就比较容易了。
教孩子学习跳绳,先让孩子双手抓住绳子的两端,绳子甩起后跳过去:一开始,孩子很可能是等甩起的绳子落到地上,从地上的绳子上跳过去,然后再甩绳,再停下来跳。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应能自然而然地从甩起的绳子下跳过去了。等到孩子掌握了跳绳的技巧后,再教孩子跳双飞、叁飞、穿花及向前跑着跳等。
另外,家庭日常生活中如游泳、骑自行车、搬运东西等活动,都可以对本体感觉不良的孩子起到训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