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有个老同学打来电话,要我到附近公园一叙。
他大叹苦水,说老爸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老妈又摔断了股骨颈,刚在医院做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
现在老妈出院后就住在他家。他还有两个哥哥,瘫痪的老父以前是他老妈在照顾,现在则由两个哥哥轮流照顾。
大哥二哥经济条件有限,请不起居家保姆,都是自己亲自护理瘫痪的父亲,夜以继日,焦头烂额。
他说接下来,他老妈好点了就转到大哥家去。而瘫痪的老父要转到他家里来。他自己白天单位要上班,老婆最近又要去一个老同学的服装厂当车间主任。他们夫妻俩根本没有时间护理老父亲。
他说如果请一个居家保姆,他夫妻俩一半的收入要付给保姆,根本请不起。更不要说到了年底,依潜规则还要送给保姆数额不浅的红包。
他哭丧着脸问我这么办。我告诉他,他有两个哥哥,还是比较幸运的。如果他是独生子女,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我建议他把瘫痪的老父亲送康复医院去,他以为康复医院是自费的,直说去不起。我说康复医院也是纳入医保的,按照城乡居民医保比例报销的。
我记得一个朋友,三年前因高血压突发大面积脑出血,在上海一家医院动了手术,昏迷了三个月,醒来后丧失了语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他就一直住在康复医院,幸亏有城乡居民医保,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经我提醒后,他也想跟两个哥哥商量一下,准备把老父亲转到康复医院进行医疗护理,这样他和两个哥哥能够解放出来,生活不至于崩溃。
人老了的困境,除了生病外,就是生活质量的下降。而生活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是否有养老保险。
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退休后,他们的养老金足够维持他们的晚年生活。
而农村的老人,村里的养老保险刚好能填饱肚子。但是要过得体面些,真的只有靠子女。
即便有退休金的老人,住进了养老院,能否得到良好的照顾,还是决定于他有没有子女。
有个同学的老妈在养老院,虽然他们兄弟姐妹四五个,但是平时都在外地忙于生意,一年难得回来一次去养老院看望老妈。
他们问老妈还需要什么时,得到的回答是:你们只要有空多来看看我,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就会对我好很多。
所以晚年是否能够过得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是否有子女。不管子女是做什么工作的 ,只要他们经常来看望就行。
一个没有子女的孤独老人,即使有足够的金钱,也未必能够过上幸福或体面的生活。因为支配和使用这些金钱,需要清醒的头脑和健康的身体。要不然,财富可能旁落,也可能发挥不了作用,甚至会激发出人性的贪婪和罪恶。
我仍然记得这样的真实事件:一个单身老人,跟养老机构签订协议,他把所有的财富——四百万人民币交给养老机构,而养老机构则负责给他养老,直至送终。
结果他住进养老机构只有两个月,就病死了。
如果他能够自己支配这四百万,又有子女,即使生病,他的人生也不至于如此悲寥地落幕。
还有前不久,那个大城市的养老院,差点把还有一口气的孤寡老人当成死人送火葬场火化。
我们不知道其中哪一方的工作出现了失误。但是有一点不容置疑,如果老人有子女,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微乎其微。不管怎么样,老年人住在养老院,总得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即便死了要火化,也得需要家人给办手续。
每个人的晚年,要避免尴尬,最好有自己的子女;一笔足够维持生活的费用;还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