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性辨析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

(-)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

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

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

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

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

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 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

(二)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

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

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

表示判断:是

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

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 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

动词的语法特点:

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

AA 看——看看 想——想想 试——试试 讲——讲讲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学习——学习学习 批评——批评批评 讨论——讨论讨论 休息——休息休息

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

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

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2.动词“有” “有”只当动词用,不能当副词用。

例如: 请问,这里有卖钢笔吗?(错)

请问,这里有钢笔卖吗?(对)

李光有在吗?(错)

李光在吗?/李光在不在?(对)

李老师有教过你吗?(错)

李老师教过你吗?/李老师曾经教过你吗?(对)

有受伤吗?(错)

受伤没有?(对)

3.助动词 助动词是指动词中能放在“不X不”(不敢不)格式里的词。助动词可以作谓语,如“这样做可以不可以”、“完全可以”。但它们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作状语,表示动作者的主观意愿和表示可能性、必要性等。

例如“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则”、“春天到了,天气[应该] 暖和了”。

4.趋向动词 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还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如“拿出 一本书”、“拿出来一本书”

(三)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 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

例如: 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鲁莽、大方、软、硬、苦、甜、冷、热、坚固、平常 表形状的:长、短、大、小、粗、细、红、绿、平坦、整齐、雪白、笔直、绿油油、血淋淋、骨碌碌、黑不溜秋 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虎、干脆 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1.大部分形容词能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很勇敢”、“非常整齐”、“太死板”、“最清楚”等。有一部分形容词本身带有某些程度的意义,不能再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雪白”、“血红”。还有加重叠词尾的形容词“黑乎乎、黑压压、黑洞洞,黑油油”以及其他形式“黑咕隆冬、黑不溜秋”也是如此。

2.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例如 单音节: AA式 高——高高(的) 大——大大(的) 红——红红(的) 慢——慢慢(的) 双音节:AABB式 老实——老老实实 整齐——整整齐齐 清楚——清清楚楚 大方——大大方方 或A里AB式 马虎——马里马虎 胡涂——胡里胡涂 慌张——慌里慌张 小气——小里小气 重叠后一般表示程度加深。用在名词前表示程度适中,兼带有爱称的感情色彩。如“高高的个子”、“红红儿的脸”。

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端正、纯洁、坚定、健全、壮大、活跃、严格、丰富”等是形容词又是动词,“端正态度”是使态度端正的意思,“丰富文娱生活”是使文娱生活丰富的意思。这里的“端正、丰富”是动词。“直着身子”、“红着”、“花了眼”中的“直”、“红”、“花”表示事物存在某种状态,也应看作动词。

(四)数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词。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零”。

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词。 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此外还有倍数、分数、概数。

倍数是由数词加量词“倍”构成,如“一倍、五倍、十倍”。

分数常用固定词组表示。格式是“几分之几”。

概数的表示法有两种;第一,在基数后面分别加上多、把、来、上下、左右”等,如“一百多”、“一千左右”;第二, 相邻的两个基数连用,如“三四(个)”、“十七八(个)”、“五六百(个)”。

此外,“三两(个)”。“三五(个)”等两个基数连用的习惯用语也表示概数。

数词的语法特点:

1.数词经常出现在量词前边,例如“一个”、“五本”、“两次”等等。在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不直接同名词组合,文言格式或习惯用法中,数词才直接修饰名词。例如“一针一线”“一草一木”“千山万水”“三心两意”等。

2.倍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用于数目的增加,也可用于数目的减少。表达数目的增减必须拿原来的数目做基数,不能拿增减后的数目做基数。

数量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

1. 第一、表示数量增加的: 增加(了)、增长(了)、上升(了)、提高(了)——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了四倍”,不能说“增加了五倍”。 增加到(为);增长到(为)、上升到(为)——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

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到五倍”,不能说“增加到四倍”。

2. 第二、表示数量减少的: 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指差额。

例如从十减少到一,应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不能说“减少了九倍”. 减少到(为)、降低到(为)、下降到(为)——指减少后的余数。例如从十减到一,以分数计算,应说“减少到十分之一”。

(五)量词 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

可分两类:

1.名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

(1)有专用的,如: 度量衡等单位:尺、丈、升、斗、两、斤、磅、吨、分、亩、顷、刻、元、角、米 个体单位:个、位、件、本、间、把、条、根、棵、张、匹、块、片、 只、架、枝、艘、辆、幅、座、句、段、篇、章、首 集体单位:双、对、副、堆、批、群、帮,班、套、串、打(dá)、伙 不定单位:些、点

(2)有借用的,如: 摸(摸了摸、摸一摸)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和外语相比,其中量词特别丰富,这就使现代汉语增加了区别同音词的功能和形象化的表达手段,如“一口剑、一枝箭”,“一线阳光”,“一小串珠子”。 近几十年来,还出现了一些复合量词,

例如: 架次: 计算飞机架 数次数的总和。一架飞机飞行十次 叫“十架次”,五架飞机飞行两次叫“十架次”或十架飞机飞行一次也叫”十架次“。 人次:计算人数和次数的总和。 吨公里:是陆运的吨数、公里数的计算单位。三吨货物运行一百公里,叫“三百吨公里。[来源:Zxxk.Com] 吨海里:是计算海运(水运)货物的计量单位,计算方法同吨公里。 秒立方米:表示一秒钟时间内,水在河床里流过一立方米的量。如在一秒钟时间内流过五十立方米,水流量就是“五十秒立方米”。

2.动量词 动量词表示动作的量,也有专用和借用两类。专用的如“去一次”“念一遍”“哭—场”“走一趟”的“次、遍、场、趟”。借用的如“看一眼”“砍一刀”“玩一天”的“眼、刀、天”。

(六)代词 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饲。指称或区别人、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可分三种:

第一人称指说话一方,单数用“我”,复数用“我们”或“咱们”。

第二人称指听话的-方,单数用“你”,敬称用“您”;复数用“你们”,敬称用“您几位”、“您诸位”。

第三人称指说话和听话以外的第三方,一单数用“他、她、它”,复数加“们”,“它”不指人而指物。 “我们”和“咱们”的用法并不完全一样。“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双方,可以称为“包括式”,

“我们”和“咱们”在同一场合出现,“我们”只包括说话人在内的若干人,排除听话人,可称为“排除式”。例如几位客人向主人告别时说:“我们走了,咱们再见吧。”但是,普通话“我们”可以是“排除式”,也可是“包括式”。

例如: ①你以为妈怕穷么?怕人家笑我们穷么? ②王先生,你放心去吧,过几天我们一定去看你。 例①“我们”是“包括式”,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例②是“排除式”,不包括听话人。“咱”有时相当于“我”,有时相当于“咱们”。

人称代词:我、咱、你、您、他、她、它、我们、咱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自己、自个、儿、别人、人家、大伙儿、大家、彼此

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哪儿、哪 里、哪会儿、多会儿、几、多少、怎样、怎么、怎么样、多 指示代词:这、那、这儿、这里、那儿、那里、这会儿、那会儿、这些、这么些、那些、那么些、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这么、那么

二、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一)副词 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

表程度的:很、最、极、挺、顶、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来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差不多、几乎、过于

表范围的: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单、光、一齐、一概、一律 表时间频率的: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正在、将、将要、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一直、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永、永远、赶紧

表肯定否定的:必、必须、必定、必然、当然、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未必、不必、何必、不便、不用(甭)、不妨

表语气的:难道、岂、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简直、是、是否、可、也许、难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何尝、其实、明明、恰恰、未免、只好

1.副词只有“很”、“极”可以作补语。例如: ①这办法好得< 很> 。 ②这办法好< 极> 了。

2.有一部分副词能起关联作用。

(1)单用的: 说了又说 吃得下就吃 说清楚再走 下大雨也去

(2)前后配合用的: 又…又 越…越 也…也 不…不 既…又 非…不

(3)和连词配合用的: 不但…还 只有……才 既然…就 虽然…却 如果…就 不论…都 即使……也 除非……才

3.“没有”(没)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否定行为的发生;在名词前是动词,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否定对事物的领有。

例如: ①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学生。(副) ②你没有《诗经》吗?(动) “没有”和“没”是有区别的:“没”不能用在句末,也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没有”就可以。如不能说“他来了没?”“没。”只能说“他来了没有?”“没有。”

4.有少数形容词和某些副词,都经常作状语,要细心分辨。

例如: ①雨后青山格外秀丽。

②这件衣服特别好看。

③你不能持一概否定的态度。

④大家一致同意大会的决定。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词的组合来分辨它们的词性。例如:我们可以说“任务特别”,也可以说“(特别)任务”,但“格外”没有这种用法。可见“特别”是形容词,“格外”是副词。又如:可以说“意见一致”,也可以说“(一致)意见”,“一概”没有这种用法。能作谓语、定语、状语,而意义不变的是形容词,不能作谓语、定语的是副词。

5.“白、怪、老、净”等,同名词组合时是形容词,同动词、形容词组合时是副词。因在两个位置上意义是不同的。比较下边两组词: 甲 乙 白布 白跑一趟 老朋友 老说不完 怪事 怪好看 净水 身上净是泥

(二)介词 介词是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虚词。

例如: 表时间:从、自从、打、到、在、当、当着、于、趁、乘、随着、赶、临

表处所、方向的:从、自、打、往、朝、向、到、在、于、由、沿着、顺着

表方式、方法的:按、按照、依照、本着、经过、经、通过、根据、据、以、将、 就、凭、用、靠、拿

表原因、目的的:因、由于、为、为了、为着

表对象、关联的:对、对于、关于、替、同、与、跟、和、给、叫、让、被、将、 管、论、顺、连

表比较的:比、和、同、与、跟

表排除的:除了、除非

1. 介词结构都可以作状语,少数还可以作补语。

例如: 〔在阅览室〕看书(表处所) 〔从早上〕作<到晚上>(表时间), 〔沿着河边〕前进(表方向) 〔对学生〕负责(表对象) 〔连根〕拔起来(表对象) 〔比过去〕更好(表比较)

有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

例如: ①他作了一个(关于诗人杜甫)的学术报告。 ②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是正确的。

2.介词大部分是由动词虚化来的,有的介词跟动词的界线是清楚的,如“从、被、对于、关于”等。有的词在这个场合是介词,在另一场合是动词,如“在、比、给”等。

例如: ①他把书放在桌上。(介词) ②他在家里.(动词) ③许多同学都比我学习好。(介词) ④我们要比干劲,比速度,比质量。(动词) ⑤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 ③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

它们的区别: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也不能用肯定否定并列方式 提问,动词可以。介词后边不可以带时态助词“了、着、过”(“为了”、“为着”、“当着”中的“了、着”不表时态),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

它们的意义也不同,如例①中的“在”表示“放”的处所; 例②中的“在”是“属于”或“存在于”的意思。能作介词用又能作动词用的还有“由、让、朝、往、用、拿、经过、通过”等词。

(三)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虚词。

例如“和、跟、同、与、而、而且、及、以及、不但、不仅、或、或者、虽然、但是、然而、如果、即使、那么、因为、所以、因此”等。 “和、跟、同、与”四个词都有连词和介词两种用法。

例如: ①我和他都去过。(连词) ②我曾经(和他)去过。(介词) ③([和他]去北京)的人都回来了。(介词) 上述三例中的“和”都可以用“跟、同、与”替换。

用作介词时,口语常用“跟”,书面语倾向于用“同”。

用作连词时,一般用“和”,“与”带有书面语色彩。

连词“和”与介词“和”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两者共作一个成分,可以互相调换位置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的词语不是并列关系,不能互换位置。

第二,介词“和” 前面可以出现状语,连词“和”不能。

第三,介词“和”有时可以出现在一个句号或一个成分的前头,连词“和”不能,如例②。 “和”等用作连词和介词,在有的句子里会有歧义,如“我和地谈话”就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他”可能谈话,也可能不吭声。为了准确地表达思想,在书面语中一般把“和”用作连词,把“同”用作介词。例如: ④不多时,许大嫂快手快脚的收拾了碗筷,拈了几块烧饼带给阿细和阿娇,便同秀英、凤容一道离了家,走回小艇去了。

(四)助词 助词是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

常见的有下面这些:

结构助词:的(底)、地、得、所 时态助词。着、了、过、来着,

比况助词:似的

语气助词:的、了、 吧、呢、着呢、嘛、呗、罢了(而已)、也好、也罢、啦,嘞、喽(陈述语气)

吗(么)、吧、呢、啊(疑问语气)

吧、呢、了、啊(呀、哇、哪)(祈使语气)

啊(呀、哇、哪)(感叹语气)

1.结构助词指的是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助词。“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样子。在定语后面写做“的”,在状语后面写做“地”,在补语前写做“得”。这样可使书面语言的结构关系更加清楚明白。

例如: ①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②同学们都很快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③张老师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五)叹词 叹词是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如“哈哈、唉呀、啊、哼、呸、哎哟、咳、哦、喂、嗯”等。

①哈哈!我猜着了。 ②唉呀!这么大的西瓜! ③哦,我想起来了。 ④喂!现在开会了。 ⑤嗯!我马上就去。

例①表喜悦,

例②表惊讶,

例③表醒悟,

例④表呼唤,

例⑤表应答。

1.叹词的独立性最强,一般不同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常作独立成分.

2.叹词“啊”与语气助词“啊”不同。例如: ⑥咱们走的不是一条路啊! ⑦啊,今年的庄稼长得真好哇! 语气词“啊”总是附 着在句末,念轻声,永不独立,如例⑥。叹词“啊”不念轻声,总是独立在句子结构之外。

3.叹词的写法不十分固定,同一 声音,往往用不同的汉字表示。例如“ō,我懂”。就可以用“哦、喔、噢”等表示。又如叹词“啊”,也写作“呵”等。在写作的时候,要尽量采用通行的写法。

4.另外,叹词可以作句子成分。如“他哼了一声”(作谓语 )。“只听见电话里发出‘喂、喂’的声音”(作定语)。这属活用。

(六)拟声词 拟声词是用来摹拟事物发出的声音的词。例如:嗡嗡、哗啦啦、当当当、潺潺、叭叭、砰、呜、吱吱、咪呜等。

辨析: (1.)名与动、形的区别:

A.名词不能重叠。(少数除外 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

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如:国家不国家?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

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

( 2).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形容词多数可以,如:很走×,很好√。

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 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

( 3).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 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 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可以。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

(4).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 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时间副词不能如:“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正在是早晨八点整”。 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从曾经、到刚刚。 d.时间 名词能与“是”构成“XX是XX”的格式,如:“从前是从前” 时间副词不能。 练习:A.立刻、马上、正在、早已、从来、即将 B.最近、现在、目前、早上、从前、将来

(5).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怎样区别: 有: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往、把、经过、通过。 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所以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 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可以。 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 如:明天我在学校等你。 明天我在家。 他在看书。 我比你高一点儿。 我们比比。 他给我买了一本书。 他给了我一本书。 别那我开玩笑。 他手里那着一本书。

( 6).连词“和、跟、与、同”与介词兼类,区别: A.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词语不能互换。 B.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可以带“都”;介词不可。 C.连词“和”前面不能有修饰语,介词可以。 D.连词“和”不能出现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头;介词可以。 如:我和弟弟都去过。 我和弟弟谈话。 和弟弟一块儿去玩的孩子都回来了。

(7).兼类词: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 兼类词与同形词、同音词的区别:同形词同音词意义毫无联系,是两个以上的一组词。

如:把住质量关。(动词) 把书拿来。(介词) 拿把菜刀来。(量词) 开了一朵花(名词) 花 了很多钱。(动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724评论 6 47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104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142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086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076评论 5 37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914评论 1 28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220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871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318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834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951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574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162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6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8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349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652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