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稷园五色鹦鹉》 作者:钝庐(周沆)
有鸟有鸟曰鹦鹉,
五色斑斓炫色羽。
出产远在婆罗洲,
梯航万里在中土。
香云霭霭九阊开,
晓迎宝仗入仙府。
低头俭異朝至尊,
宁寿宫中拜天姥。
天姥欢然降玉音,
欶赐金笼挂堂庑。
从此朝朝暮暮间,
春风秋月掌随扈。
香稻啄时曾侍食,
清梦方醒日当午。
排云殿外语从容,
花开造次草规矩。
尝闻唐代雪衣娘,
一卷心经字字吐。
阿鹉亦解作新声,
宛转歌喉西曲谱。
双扶凤辇侄从姑,
首是当初叶赫部。
卅年供奉受恩深,
恨不瑶池陪卤簿。
在历史的幽微角落,周沆(钝庐)的《悼稷园五色鹦鹉》宛如一枚被岁月尘封的古币,轻轻拂去尘埃,便能听见其上镌刻的时代回响。
诗中鹦鹉,身披五色斑斓之羽,本生于遥远的婆罗洲,历经万里梯航,踏入中土。“香云霭霭九阊开,晓迎宝仗入仙府”,这一羽异域灵禽,穿过云雾缭绕、庄严巍峨的宫门,在晨光中迎接着皇家仪仗,踏入那神秘而尊贵的仙府。自此,它开启了一段与宫廷紧密相连的命运之旅。
在宁寿宫中,鹦鹉“低头敛翼朝至尊,宁寿宫中拜天姥”,以谦卑之态面对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深得天姥欢心,获赐金笼,挂于堂庑之间。从此,朝朝暮暮,它伴随着春风秋月,如忠诚扈从。“香稻啄时曾侍食,清梦方醒日当午”,享用着皇家御赐的香稻,在慵懒的午后从清梦中醒来,尽显皇家恩宠。于排云殿外,它从容言语,似能领悟宫廷的规矩与秩序,宛如一位深谙宫廷之道的“老臣”。
这只鹦鹉不禁让人联想到唐代的雪衣娘,那同样聪慧非凡的灵禽,能吟诵心经。而此鹦鹉亦毫不逊色,“阿鹉亦解作新声,宛转歌喉西曲谱”,以其婉转歌喉,谱写新声,在宫廷的繁华中留下独特音韵。它曾伴随双扶凤辇的皇室亲眷,见证着宫廷中那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与奢华的出行。三十年的宫廷供奉,恩宠深厚,它仿佛已融入宫廷的每一寸奢华与荣耀之中。
然而,“一朝祸起金瓯缺,宫阙离离草萋萋”,历史的巨轮无情转动,朝代的兴衰更迭如狂风骤雨般袭来。曾经辉煌的宫阙,如今荒草丛生,一片凄凉。鹦鹉的翠羽在这场巨变中飘零,失去了往日的栖息之所,它的身影在历史的洪流中变得孤独而无助。
周沆以鹦鹉为线索,巧妙地编织出一幅宏大的历史兴衰图。诗中的鹦鹉,不再仅仅是一只美丽的鸟儿,更是历史的见证者与隐喻。它的入宫受宠,映射出宫廷的奢华与繁荣,统治者的威严与喜好;而它在朝代变故后的飘零,则象征着王朝的覆灭与繁华的消逝。黍离麦秀之悲,铜驼荆棘之叹,在对鹦鹉命运的描述中缓缓流淌。当我们吟诵这首诗,仿佛能看到那只五色鹦鹉,在斜阳残照的稷园里,孤独地伫立,对着曾经的雕栏玉砌,发出声声哀鸣,诉说着一个时代的落幕,也引发着后人对历史兴衰、繁华无常的无尽思索。
202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