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北宸一块听听写作课#
这是一个来自北方小男孩的故事。
在一个晴朗的冬天,他从家中的小窗户向外望——蓝的透彻的天空下,锅炉房的烟囱冒出滚滚的白烟。他觉得眼前的景象很奇妙,他观察着,捕捉着白烟细微的变化,越看越觉得有趣,便兴致勃勃的在日记中记录下白烟的各种姿态,并加入了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本来一切安好,只可惜,这篇日记是学校当天的语文作业。
班主任看过作业,觉得小男孩不可理喻,把工业废气描述的如此详细,脑子一定疯掉了,她当众责骂了小男孩,凑热闹的几个同学在旁边哈哈大笑。放学后,小男孩带着委屈,一个人走了回家。在路上,泪水一直在打转,他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但强忍着没有落泪,作业要家长签字的,“爸爸妈妈能理解我的!”他内心如是说。
可最后,他不争气,泪水还是大颗大颗的滚了下来。因为回到家中,面对他的不是理解或体谅,而是更加严厉的指责......
一次、又一次......他变得孤独,充满好奇的心被封闭。他学会了妥协,写作时强制自己“总分总”,刻意去用“好词好句”,开始适应可以让自己的作文得到高分、得到老师认可的那套规则。
可是他的初心却没了。
重点高中、211大学、稳定的工作......这些年,小男孩成长为老男孩。他按照或存在或不存在的规则活着,断断续续的也在写作,偶尔有文章获得好评,不过是又符合了某些规则,再一次按照别人想要你表现的样子,进而获得了嘉奖而已。
他都知道的,早就麻木了。
转折,发生在2周前。
老男孩报名了师北宸老师的写作课程,起初,他就是冲着写出爆款文的宣传语去的,200个粉就能出8000+的阅读量?“这里面一定有我还不知道的规则”,他内心如是说。
了解规则,套用规则,收获嘉奖,这已经成为老男孩的做事习惯。
可是第一节写作课,主题竟然是“写作对于你的意义”?
干货呢?干货呢?!干货呢!!
当老男孩带着疑问,认真听完第一节课程后,他“震”到了,一种强烈的共鸣感在心中回荡着——老师说:
“一开始问下自己的内心,你学写作的初心是什么?
想清楚这个问题,就开始去做,并且对结果不要有执念,一定会超出你的预期的。”
老师提到了一个关键词——【初心】。
“我知道我写的话题小众不是追认点,不是所有人喜欢去看的。我写的东西是我感兴趣的,我认为有价值的,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探索欲,为了满足自己对事情的思考和理解,所以我不太介意有多少人看,它是不是10万+,我只在乎它能吸引多少和我有共鸣的人。”
老男孩沉思了,在师北宸老师身上,他看到了不为外界的纷扰所动,不为浮夸的数字所扰,不为物欲的横流所惑,只求内心的坚定,只为初心的向往。
这么多年来,他的初心,竟然第一次有了脉动。这种感觉就像一滴水落在干涸的大地上,那一瞬,发出了轻微到几乎无法听见的“叮”的一声。
接下来的5次课程,他认真的学习着,语音会听上2、3遍,每次作业也竭尽全力在规定时间去上交,他依然想得到认可。是的,即便是有了脉动,但多年习惯的力量,不知不觉的把他拽回到那个麻木的圈。他用尽技巧,只为一赞。他也很努力,最后一次作业的复盘,从提交初稿开始,就一直在改动,在上下班的地铁上用简书编辑,在午饭时间,阅读文章反复的斟酌,大改了2次,最后甚至重写了一遍。
可是,即便再努力,也只是在那个怪圈中循环——越用力,越挣扎。在希望得到别人认可的怪圈中,再一次迷失。
又一次转折,发生在1天前。
2017年8月3日,老男孩不经心的重温了师北宸老师的第一讲,没有讲述任何写作技巧的第一讲。
“一开始问下自己的内心,你学写作的初心是什么?
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刻,他停下手头的一切,回忆起2周来学习的每一个细节,感受着这两天焦虑的每一次悸动。一点点,细微的律动开始在脑海中闪现、穿越,每一个触点开始交织、链接。渐渐的,他躁动的心安静了下来。他感受到自己初心的脉搏,越来越强烈。在老男孩的初心里,就在那一滴水的不远处,竟然有了一处泉涌,开始流淌,滋润着干涸。
唤得初心,他再一次回到起点。不图浮夸的数字,不为物欲的横流,向自己的文字,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源自初心,莫问始终。
这是一个来自北方小男孩的故事。
这一刻,他回到起点,重新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