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父亲节,所以特地的为他们写一篇文章这也是从小到大第一次写自己的父母。
我不知道有没有像我一样的几乎没有童年记忆的人,好像我的记忆消失的格外快,比如我不知道我瘦小的姐姐曾经连学都不上就因为没有人照顾我;又比如我妈背着我在麦田里收麦子;再比如我爸妈什么时候离开我们去上海的。我的一切记忆止于九岁,那一年忘记谁跟我说要不要去上海,去见你爸妈。我其实挺愣的,因为我感觉对他们的记忆如此模糊,但我想没想就答应了,而且我当时在上学。后来我坐上长途客车,一路上一直吃着自己最爱吃的瓜子,导致我一直喝水,然后又晕车,此后的每一次坐客车都成了我的噩梦,因为我会像喝醉了酒的人一样吐的淅沥哗啦的。
我们做的客车都是凌晨到的,他们在那边住在上海郊区,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出租房,我模糊的记得那天的白炽灯还算明亮,我依稀的看见那个男人,一种血脉相连的感觉就产生了,那份感觉我记忆终生,到现在我还记得我当时对自己说的话:原来这就是我爸。可能很多人不曾经历,但我自己每次想到这个情景的时候都想哭。不仅仅是为自己哭,也为他们哭。但他们仍凭着这样的生活将我们姐弟俩都供上了大学,我们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也是唯一两个孩子都是大学生的。
现在我长大的,我深切的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挣钱,要省吃俭用,要起早贪黑。但我并不想他们这样,我觉得钱够用就好,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就是要开心,可他们却为买菜贵了一毛无端争吵。很多时候我并知道当时去上海是不是件好事,因为他们每天的争吵让我觉得厌烦,以至于我到现在还无端的会恐惧结婚这件事。所幸我当时学习还特别好,这种无名的战火还没有到我的头上,不过当我后来学会上网玩游戏的时候,我的世界终究变得硝烟一片。我最后甚至都被我爸禁止上学了,还好我底子还在用了一年时间重回巅峰(小小的自恋一下),但我上网的毛病一直都没有改,不过网瘾还算是戒掉了,到现在我记忆最深的都是我家的晾衣架和最一到夏天就疼痒难耐的屁股(因为被打的太惨了),所以我现在总是说:以后绝对不打我的孩子,后来一想,不如不要孩子,那更不必要结婚了。
大概也就是在那时我妈去干了家政,见识了上海各个家庭的好孩子,我想我比很多人都先知道什么叫别人家的孩子。我每年的寒暑假都要去上海,然后我的折磨生涯就开始了,我与我妈的战争也开始了,我的伶牙俐齿能把他们气的觉得我不是他们亲生的,不过这样的代价是我的脸上都是我妈的唾沫星子。于是我像大多数的孩子一样开始自卑,开始生活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下。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话的确是真理,我从父母身上学到勤俭持家,我从初中一个人上学六年从不问家里要零花钱,有时候为了省车费,我会走路,然后说服自己爱上了步行。后来买了一辆自行车,骑了三年,每当放假的时候我都会骑着它拖着我在学校所有的东西,艰难的骑回家,有时候甚至好几趟,我知道不会有人来接我。后来高考前一天我车丢了,心里大骂偷车贼。因为父母,我开始在暑假去挣钱,第一次是初三的暑假,去当了洗车工,挣了点钱,后来便延续了下来,每年都去打工。很多孩子暑假在玩,我在工作,我甚至在工地上打过工,以此深切的知道了父亲工作的不易。
文章写到这里倒像是成了我的诉苦文,很多时候我跟我爸妈说:有我这样省心的孩子你们一点都不珍惜。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我写的是我父母是穷怕的那一辈人,但其实我写的是我们这一辈人。是的,我父母那一辈人经历过六零年代,啃过树皮,嚼过棉袄,所以他们拼命挣钱就是因为穷怕了,可我更是穷怕了,从小到大,我看着他们去捡别人不要的菜叶,买的那种烂了的菜,穿着别人的衣服当新衣服,我过了很多的年,有段时间最大的愿望是能自己买一套新衣服,作为一个子女,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是心疼。
父母与孩子最大的代沟就是我们永远也说服不了他们,室友有在父亲节给他们父亲买平板的,但我爸妈怕是连平板都不知道是什么,我是穷怕了,也不愿给他们买,只能打个电话,说句自己给自己买点好吃的,只是谁有愿意听呢,有些父母说着苦自己不能苦孩子,但我真的想说:我那么节约也不想苦了你们,希望你们能够真的对自己好,如此我们才不会成为那个被穷怕的那辈人。
写到最后有点语无伦次,但情至深处,文字磕磕绊绊也在所难免,只是想让人知道你被穷怕了,所以对自己不好,你以后的人也会成为你的缩影,成为那个穷怕的人,穷极一生,是为了什么,我们口口声声的说快乐,真的是吗?需要认真的想想。
乱写一通,只是想说,我的父亲母亲,希望你们快乐,这样我也快乐。
会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