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篇文讲父母一辈由于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成长起来,即便是现在生活好了依然不能摆脱节俭生活习惯的文章。
读完深有感触,忍不住想到自己父母。
没有什么文化的父母是一辈子的农民,靠着种地拉扯大孩子,幸好父亲还有泥水匠这一手艺,稍微能补贴一些家用。从小我虽然没有饿过肚子,但也并不能像现在这样随时可以吃上肉。母亲时常念叨家里经济不宽松,要节约,很少给我买新衣服,也甚少有零花钱。
每次买了肉,第一顿如果没吃完,哪怕只剩下一点菜汤油水在碗底,母亲也总会在下一顿加点蔬菜进去,又是一顿,美其名曰还有肉香;衣服从来都是在小摊小店买最便宜的;零食我基本从小就没有见过。
当年恨恨的想着自己一定不要成为母亲这样的人,势利又抠门,什么都舍不得扔掉,什么都不让买。
成年后独自在外生活,刚上班工资不高,自然也各种节约,并未觉得有何不妥。后来和男朋友生活在一起,各种消费观的碰撞,才发现不知不觉中自己竟和母亲是如此的相似。
男朋友从小生活在城市,家境比我略好,自幼虽不是大鱼大肉的成长起来,但起码日子还算丰足。与我的消费水平比起来,是上了一个档次。
平时剩下的饭菜觉得倒掉可惜即使已经吃饱了,我也要把餐盘清空才下桌或者留着下顿再吃;因为收快递堆积了一堆纸盒总觉得什么时候会有用,也舍不得扔掉;逛超市看见打折或者有赠品的东西总是忍不住想囤积,买了一堆并非必需品;买鞋买衣服更是舍不得买贵的,结果时常买到质量很差的,穿不了几次就各种起球或者坏掉。
这些都只是部分,由此和男朋友在消费和购物上产生的各种分歧,往往让两人都很不开心,也更认定了亲密关系的建立必须在消费观一致的基础上。
他总说我们明明可以消费得起,为什么搞得好像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而我却还觉得委屈,应该多多存钱。开源节流,重点应该是在开源上而非节流上,男朋友总这样劝慰我。
我时常警惕,努力提醒自己,希望可以改变一些。有时却又不自觉的囤积着各类物品,估计我得花很长时间才能修正自己了。
前段时间回了一次老家,一进屋就看见父母屋里堆积了一堆东西,各种舍不得扔觉得还有用,如果我肆意扔掉,必然是会跟我生气半天。
一切就像一个循环,父母影响我,我以后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孩子,而另一半也在渗透影响着我,他的很多行为又来自于自己的家庭。
互相影响,改变,包容,组合成一个新的家庭,产生一些新的习惯,但那些从小被灌输的东西又多少总会在我们生活中流淌着,沿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