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荣耀》播到现在,由最开始的高甜到如今的深虐,已然变成了“大唐农药”,怪不得影迷们友情提示“开电视先备纸巾”。剧中人物无论好坏,都因一场超级飓风沉沦在不可预知的命运中,而这场超级飓风就是被史学家认为自五胡乱华之后,又一场险些灭绝华夏文明的安史灾难。
历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英雄人物是值得人们铭记的,在这场灾难面前,就涌现出了一批奋勇当先,折冲千里的中流砥柱,死后被尊为“武穆”的临淮郡王李光弼无疑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人之一。
“克定祸乱”曰“武”,“布德执义”曰“穆”,“武穆”就是平定战乱,使国家安定下来,功德被传诵的意思。提起武穆,我们首先会想到南宋的抗金英雄岳飞,会想到《倚天屠龙记》里面凭此可以逐鹿天下的武穆遗书,由此可以想到凡是跟“武穆”的有关联的人物必然不同凡响,而恰巧唐代的李光弼因为平定安史之乱,被誉为兴唐战功第一,又有临淮遗法的故事流传下来,因此可以说岳武穆和李武穆的命运有很多相似之处。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唐玄宗刚愎自用,听信军中宦官诬告斩杀大将高仙芝、封常清,自断手臂;又逼迫采用固守疲敌之策的哥舒翰出关迎敌,致使潼关和京都长安相继陷落。潼关保卫战的失败使得唐军和安史叛军的形势得到了逆转,玄宗恐慌下带着皇子皇孙如丧家之犬开始跑路,途中经马嵬之变后太子李亨北上灵武另立山头。
这时候唐军在河北的势力已经被史思明全部扫除,安禄山的下一个目标指向了河东的太原,拿下太原就可以长驱直入去摧毁唐军当时的复兴根据地灵武,于是一场决定唐军复兴大业的太原攻防战拉开了序幕。
当时叛军兵发四路,共计十万之众围攻太原,而李光弼麾下的精兵都被抽调走了,身边只剩下不到万人的乌合之众,手下的将领们都非常害怕,就建议李光弼加固城池等待援军。李光弼对众人说:“太原城方圆不下四十里,如果修城的话,贼军来了而我们还没修完,这是没有遇到敌人却先让我军疲累。”。
他一面严明军令,和士卒同甘共苦,在城外挖掘壕沟抵挡敌军;一面在城中不断发现有才能的人,人尽其用,最后在士卒中找到了三个善于挖地道的人,乘着叛军在城外寻衅辱骂之际把地道挖到叛军营中,斩杀数千人,俘获上万。
此外还在城头大量安装石炮打击敌人士气,使得叛军伤亡很重,叛军由于伤亡惨重不得不停止攻击,围城待援。这时候李光弼又假装城内已经无力支撑,假意投降,乘叛军欣喜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骤然杀出,至此叛军彻底丧失了士气。
后来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弑杀,安庆绪命令太原之战的指挥者史思明回去防守大本营范阳,李光弼抓住时机大破贼军,一战斩首七万余,太原之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场胜利被称为平乱战争中的首次重大胜利,对唐军有着转折性的战略意义,也为唐军之后收复洛阳和长安打下了基础。
纵观这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李光弼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展现,整个战役中他治军严明,令行禁止,使得一帮松散的乌合之众成为战胜叛军的雄师劲旅。心胸开阔,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不因身份而产生偏见,才能够发现隐藏在军中的能人异士。战术运用灵活巧妙,又机智多变,当叛军士气正盛的时候挖掘壕沟消磨叛军士气;当进入僵持时,通过地下挖通道,天上抛飞石打击叛军力量和士气;当叛军士气低迷时,又使用诈降计进一步打击叛军士气;最终乘叛军内部不稳,士气消磨殆尽的时候大破叛军,取得全面胜利。难怪《旧唐书》中认为即使孙武、吴起、韩信、白起这些古代名将比起李光弼来也“或有愧德”。
后来李光弼又相继与史思明大战河阳,与袁晁义军对阵衢(qú)州,都相继取得了重大胜利,因功勋卓著,被封为临淮郡王,赏赐丹书铁券,画像挂在凌烟阁,名字刻在太庙,享受与国同休的荣耀。
虽说瓦罐难免井边破,将士难免阵上亡,但可惜的是忠臣猛将往往不是牺牲在战场上,而是被君主所猜忌,被小人所谗陷。当宦官鱼朝恩、程元振因嫉妒而起的谗言触碰到代宗的猜疑时,原来对李光弼信服的部下都得到了极大赏赐,从此骄横跋扈,不再把李光弼放在眼里,李光弼难以忍受种种折辱终于忧郁成疾,去世的时候仅五十七岁。
季节转换,岁月流金,这位铁骨铮铮的硬汉每次身先士卒,手里紧握着藏在靴子中的短刀对军卒们呼喊的那句“战,危事。吾位三公,不可辱于贼。万有不捷,当自刎以谢天子。”依然振聋发聩,回荡在汗青中。
PS:石炮是指抛石机,它是利用陪重物的重力来发射。唐代时期,抛石机越做越大,有的需一二百人拉绳,才能将巨石抛出,每石能击毙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