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缥缈红妆照浅溪,薄云疏雨不成泥。送君何处古台西。
废沼夜来秋水满,茂林深处晚莺啼。行人肠断草凄迷。
行云流水,应该是对一篇文章逻辑的最高评价了吧。
苏子的词,每一篇都对得起这个评价。
这是一首送别词,几乎是全篇写景,整个就是一幅山水画。
戏马台西,我送你离开。在浅浅的溪边,你一袭红妆,倒映进溪水,几片薄云,一场细雨,一切都是淡淡的,一如我淡淡的离愁。昨天夜里,沼泽地里都涨水啦,满满的,可我心里却是空空的,傍晚时分,深林之中,传来几声夜莺的啼叫。
这一幅山水画,让匆匆行人,不觉肠断啊。全词的场景布置,非常的匠心。
秋水、晚莺,点出来送别的时节,应该是在秋天的傍晚。
这首词写于1078年,这一年苏子正在徐州做太守,与颜复和梁先是好朋友,这首词便是写送别这二位的。
非常难得的是,本词没有用典。然而,纯粹白描的手法,也能创作这样富有深意的山水画,确实让我爱不释手。
“诗也可以完全写景,写‘无我之境’,而每句每字都反映出自己对物的抚摩,和物的对话”这是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写到的句子。
这首词里,苏子真的是在和那个时空里的那些物,深情对话。
浅溪、薄云、疏雨、戏台、废沼、秋水、茂林、晚莺、小草,前方是即将离开的友人,苏子此时是万般不舍的,他带着特定的心情,在和这一系列的事物,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