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发就会遇见,遇见更好的他人,遇见更好的自己。”这句话特别适合形容此时的感受。
有幸再次外出培训,听“名师课堂”统编教材下的作文教学。今天是培训第一天,听了宋运来、吴勇、何捷三位名师的课,在欢笑中度过,在冷静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从教也有几年了,刚从阅读教学的迷茫中缓过劲,今年开始作文教学开始冲击我的心境。苏教版的作文教学散乱无章,自己的作文教学又还未形成系统,正要将精力往此方面倾斜,这“及时雨”般的“名师课堂”便来到身边,小庆幸!
统编教材在我们这边还未普及,三位名师展现了中年级的作文课,听说统编教材的作文教学程螺旋上升的规律培养孩子,真想鼓掌拍手叫好,在这之前,同样的教学内容似乎在三年级老师们也在教,在高年级也在教,这种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作文教学乱象,自然也是造成孩子写作难的一个方面。
几位名师的课都用到了教学“支架”,其中,范文教学支架让读了一些批判乱用范文的我又重拾了对范文教学的信心,问题不在范文,而在教师怎样去用。其中,何老师提出一定要避免“制作美文”式的作文教学,我们似乎多年来一直落入这种怪圈而不能自拔。从教学到批卷老师们似乎乐此不疲地奉行“制作美文”模式,即要求学生的文章必须文质兼美。试想对什么是作文还一点概念都没有的孩子们来说这是多么难以企及的高度,当我们费力不讨好时,写作的不可教的观点便此起彼伏,从近现代开始,包括不少的大家对于这种说法的各种讨论一直兴盛不衰。从三位名师的教学和讲座可以看出,他们是站在作文可教的这一观点上的。而且还研究出了一套可操作的教学模式(郑贵华1.授予儿童可用的教学模式2.给予孩子可用的写作框架3.提供写作支架)。这种教法是切中孩子们的均值的,目标看似放低了,其实更实用、可操作了。班级授课制模式下这种教学方式最适合多数孩子的发展不是吗?
教学生涯才刚开始,需要我去研究、探索的方面还有很多很多,在实践中探索、在阅读中奋进、在外出学习中相遇,遇见更好的他人,遇见更好的自己!
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