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是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中的第一课。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物体都称之为是物质,这是不难理解的。但是对于空气、光、声音、电等看不见也摸不到的来说,他们就有些难以理解这些也是物质。我以空气为例提出问题:空气是不是物质呢?我让认为不是的同学说明了理由,让认为是的同学证明。我提供了一个塑料袋,同学用塑料袋在空中一兜,塑料带会鼓起来,由此可知空气占据了空间,我们可以依靠其他工具间接证明它的存在,所以它也是物质。而后我又向同学介绍了证明声音、光等是物质的方法。由此得出结论“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而后我又抛出了问题:物质会变化吗?并让同学举例说明,通过身边的各种实例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物质的变化,我让学生观察了易拉罐被压扁,水变成冰,火柴的燃烧,铁生锈4组变化。并让同学将这4个变化按照一定的依据分为两组。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明白了有些物质在变化中只是形态、形状、大小变了,但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而有些物质变化后产生了不同于原物质的新物质。(但在这里我没有告诉他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我们能够人为的用不同的方法让物质发生不同的变化吗?”我再次以一个问题进行引入,并给出了纸、蜡烛以及打火机三种材料,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让纸、蜡烛发生变化,并注意观察,填写好实验记录表。(记录表如下)。
学生分别对纸片采用了折叠、撕裂、燃烧等方法,发现只有燃烧纸片会产生新的物质;对蜡烛采用了切断、折弯、点燃等方法,发现也只有点燃蜡烛会有新物质的产生。通过实验,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物质的变化及其特点。
本课也存在不足之处,准备的纸片和蜡烛的实验过于简单,学生做之前就能凭借生活经验知道结果,可以尝试设计一下既有趣又能让学生感受到物质变化的特点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