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个短视频,又引发了一下自己的思考。
作为一个三年级孩子的妈妈,这几年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曾无数次的焦虑过,难受过,无奈过。
在这个“不上好大学就没有好前途”“不好好上学就过得不好”……的“教育潮流”中,感受颇深。
曾经娃一年级老师也在班级群说过这样的话“现在不好好学,等到了高中怎么办?”,不得不说,在这个社会,老师也是焦虑的……
别说等到上学了,焦虑,从小学,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了……
孩子要上好的幼儿园,学习更多的知识,学其他的不要紧,关键得学一些小学的知识,这是家长在乎的,因为有太多的孩子在初入一年级时是跟不上趟的,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如果孩子在幼儿园没学过,那就会被落下很多。这个差距使得家长更加不放心,担心孩子越来越没自信,担心老师不重视,担心孩子就此不爱学习了……
种种现象都存在着……
那幼儿园就开始学小学知识的家庭什么样呢?或许会因为“题难”孩子不会,就会需要家长辅导。但那些题明明是小学才学的,孩子被揠苗助长,自然不好受,孩子不知道,只知道学了就得写,家长也会焦虑,因为提前感受着孩子小学一年级的辅导历程……他们觉得,现在付出了,一年级就放心了,孩子就不用太操心了,适应的也快,所以在因为孩子作业问题而生气时,想想这个也就忍了。
到了步入小学,家长们真的又是重生了,因为需要各种学习。
学习如何培养孩子各种良好的习惯,学习如何跟老师沟通,学习如何更好的辅导孩子功课,学习怎么和孩子沟通,孩子成绩好了怎么说,孩子成绩不好怎么说,怎么帮助孩子。
到了三年级就得写作文,那不得提前就得多读书吗?写不好就是读书少,写不好就是家长没有培养孩子阅读的好习惯。
家长不管爱不爱读书,都得去读书。
学校也会发一些家长课程让家长去听课。
有一次学校发了一个主题为“亲子课程”的课,我想的可能是如何和孩子沟通之类的可以促进亲子关系的课,可一听课才知道从头到尾都是在让家长学习如何交孩子写作文!瞬间感觉压力山大,让我交孩子写,那我真的得先去上这样的课啊!不然哪里可以写出那么多优美的文字和句子?
如果我可以安心在家,不用担心家里经济问题,不用工作,每天就和孩子上课倒也可以。不过又一想,如果我都教了,那不如让孩子在家跟着我学习好了,还去学校干什么呢?
孩子作业完不成,都说让他承担自然后果之后他就懂了,就自然去按时做了。可自然后果是什么呢?无非就是被老师批评。可是如果老师不管呢?如果老师找家长呢?最后还是落到家长头上吧。
孩子作文不会写,这难道不是老师该给讲的吗?可现在太多的原因都是孩子读书不够,家长不会引导,家长去学如何教孩子写作文。
于是我就想有那么多现在成功的人,小时候也没有读太多的书啊,不也成功了吗?但又很快被打脸,因为“时代不同了”“不读书不行了”“没出路了”。
读书固然是好事。
可如果学校老师也能多读点书,估计就不用让家长去教孩子如何写作文了吧?又或者学校开立读书会,老师孩子一起读,一起帮助孩子。总不能只落在家长头上啊!
现在这孩子写作业都是问题,哪里还有那么多时间读书呢?所以就有那么多人“告知”家长,孩子几岁前得多多少书,不然到时根本没时间读了。可孩子在此之前又能读多少书呢?要知道他的理解能力也是有限的啊!孩子小时建立读书习惯是挺好的,但不能为了量而读吧。毕竟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不同的年龄读同一本书的心境也会不同,所体会的,理解的也会不同。所以,急什么呢?读书少,但读的精,照样可以写出好作文。
但这个读书的好习惯,学校也需要给孩子们一个这样的环境吧。
这些都是我个人的一些思考,如果有朋友看到有不同意见,可以一起交流下。
下面想说一下,郭德纲老师的一个教育理念,个人感觉还是蛮喜欢的。
他说将来他的儿子想做什么,都是他们自己的事。他初中都没上完,所以孩子学业问题也帮不上什么忙。
所以,他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他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从不被外界的声音所干扰,如今他的大儿子受到了社会的认可。
还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中国人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平庸。
人们都想让孩子出人头地,什么是出人头地?考高分,上名校,找个好工作,必须得有钱……否则,就是给家里丢脸,就是没出息。
所以,才有太多的家长焦虑吧。因为现在不抓紧就来不及了,就考不好了,就不能上名校了,将来就无法在社会立足了……
家长不抓紧,又有谁来管自己的孩子呢?
可是,又有那么多的孩子因为学业出现心理问题。近几年网络越来越发达,有太多的报道都是说孩子离家出走,孩子痛哭,孩子跳楼,孩子抑郁,孩子自杀的。这又何尝不是焦虑家长养育的焦虑孩子们呢?
所以,在很多时候,一想起这种种问题,我也没了方向。
我问自己,难道不想孩子将来功成名就吗?不想孩子将来上个好大学,有个好工作吗?
如果孩子平庸,会不会怕被别人瞧不起?担心被别人说学习了这么多年育儿,最后孩子还是很平凡?
嗯。一开始,我真的是想过这些,也担心过这些。所以,很焦虑过,特别想让自己的孩子马上成为自己心里理想的样子。因为这个,也破坏了亲子关系。
可现在随着自己心态的慢慢平稳,我想,我更在意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我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好身体,有个健康的心理。就像郭老师说的“他将来想做什么那是他自己的事,就算去给别人修脚,剃头,卖报纸,当个农民伯伯都支持,别招灾别惹祸就行”。
这样的心境,的确不容易坚持,也许还会被社会环境所干扰。但我也会尽力去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孩子吧!
将来我不会是像郭老师这样的名人,我也还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我的孩子也是,但,那又怎么样呢?
接受了自己的平凡,也坦然面对孩子的平凡,然后好好过自己的小日子吧!
社会大环境如此,自己人微言轻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配合学校做好一个家长该做的。
不焦虑。
在家里教会孩子如何做人,教会孩子守规矩,懂礼貌。
至于学业,我也淡然了。
这个阶段,我的个人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