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抄写第75天:《论语》
《论语》中,每段话,字虽不多,但画面感很强。
一天子路夜宿于石门,早上开城门的人见了,问:“你从哪里来?”子路说:“来自于孔家。”这人说:“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还要做的那个人吗?”
我们熟悉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就来自于这守门人之口,他说的就是孔子。
故事虽短,却挺有意思。一个守门人,都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守门人很不简单,可能就是一个能人隐士。
另外也说明,孔子在那个时候,已经非常出名。孔子天天在传道,只是,在一些消极避世的明白人看来,孔子的行为显得固执可笑,明知不可为,还一直在做,多傻啊?
在《论语》中,散落记录着孔子他们的很多偶遇。
比如,孔子一行周游列国,子路一天掉队了,去问路边锄草的老农,说:“老人家,见过我老师没?”老人回答:“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谁是你老师?”
我们今天常说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就来自这老农之口,说的就是孔子。出口就能说出这话,猜,这老农又是一个能人隐士。
这些隐士为啥隐起来呢?因为他们跟孔子一样,都活得特别明白,看清了世界的变化。
但,隐士与孔子的行为却差异很大,前者消极避世,而孔子却像一个傻子一样在持续行动。
是什么能让孔子活得像个斗士,像个超人?即使人家笑他“累累如丧家之犬”般狼狈,他也不为所动。
那是因为孔子身上有使命感。他认为,这世界跟他密切相关,他要把尧舜周那些好的礼仪文化传承下去,天下兴亡,他认为他有责任为天下做点什么。
网上看到一封信,说的是2017年前美国国务卿、谋士基辛格写给当时的总统特朗普的,谈到中国的中小学教育。
信中谈到,他反对对中国的科技进行制裁,依照中国人的性格,制裁的后果就是中国人反而更团结,会举全国之力发展科技,反而让中国人的现代化延续了下去。
那要怎么办呢?继续对中国学校进行渗透,鼓励教育追求快乐,追求自由,追求民主,往这个方向走得很远。简而言之,就是学习美式的“快乐教育”,消磨血性。
说白了,就是让中国家长不让孩子吃苦,不让孩子经受挫折。孩子犯了错误,老师不能批评,老师批评孩子,我得跟你学校投诉,要投诉老师。让孩子特别逆反,有恃无恐。家长自己管不了,老师不敢管……总之,让中国家长与学校合力,把下一代养残、养废。
基辛格这招很阴损。
但他为啥说,依照中国人的性格,靠打压是打不死,压不坏,反而会更强大呢?
中国人是啥集体性格?其实,中国人身上有孔子宣讲的“士”的精神,已经如血液一下流淌在中国人体内。天下兴亡,匹夫总该做点啥,即使“明知不可为”,还要为点啥。
孔子的作为有作用吗?作用很大,流传二千多年,现代人看似不熟悉孔子,但《论语》的话,以成语、俗语、名句的方式留传至今,只是日用但不自知而已。
基辛格提出对付中国人的办法,就是去除流淌在中国身上的文化基因,弱少年体肤,去少年之志。
此话过于沉重,暂时打住。
但,民族文化自信,确实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