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导演郭柯及其创作团队。
这不是“苦大仇深”类型的电影,99分钟的时间里,没有让观者一直保持着严肃脸,不会有催泪之感,观者在时常的欣慰一笑中,夹杂着一时间,无法发现来由的伤感、眼泪……
每出现一位老人,字幕配上出生日期,而很多人后面还跟上2014/2015/2016/2017。啊,这时我才会反应过来这是“过世”的信号。然后在去看出生日期,上世纪20年代、30年代是那么久远的事了,
那段历史,在我的学生时代反复咀嚼过至无味的那段历史,看上去如此遥不可及。
再看看老人们苍老的脸,暗淡的双眼,我觉得数字好残忍。
这些老人,挺过那段漫长、痛苦的时光,忍受着不知道多少人的谩骂,指指点点,忍受着不知道多少个无眠的夜晚,生活到现在。
到最后败给了时间,唯有送上敬意。
22位老人的生活看上去并不富裕,但是只要有家人,他们都会环绕在身边,被家人关心着,有爱在身边,生活中就满是快乐。
多位老人一开始聊得很开心,还会唱起歌来,但一触及那段过去,没讲几句就带有了哭腔,忍不住落下泪来。
那些快要从衰老的大脑里消失的记忆又回来了,这种感觉想必不好受。
“我不想讲了……”老人们的拒绝,隐隐作痛。
我尤其对一位老人有着很深的印象——林爱兰,1925年生,海南省临高县人。电影画面里的她目光深邃,时常皱着的眉头让我感觉到一种倔强。
她15岁便加入了游击队,肩头扛枪,一枚子弹曾擦着她的脑袋过去。后来,她被日军抓去,惨遭蹂躏。如今,一人住在家乡的养老院里。
所幸,她还有一枚国务院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作伴。
无数个白天,她佝偻着双腿,一步步拖着大塑料椅子到门口静静坐着……
“慰安妇是日本人赋予的官方说法,我们并不认同。但是为了打官司,只能先承认这种说法。”一位参与到和日本方面官司的人说,他本只是一个养殖场的员工,如今为了这些老人已奋斗数十年。
电影中同样记录了许多类似的好心人。
中国退休教师、韩国摄影师、一口地道中文的日本留学生……
爱就是如此。
“很多老人曾是慰安妇的身份曝光,自己及家人的生活受到影响。我现在很后悔,宁愿之前从没去找过她们。”
影片结尾处,一位帮助老人们30多年的人在结尾处如是说道,他也是个老人了。
我们这些年轻人,不论怎么看那段历史的影像资料,听长者讲故事,都无法做到感同身受。所以,对那段历史不要妄加论断,是最好的尊重。
铭记就够了,千万别忘了。
“我把那些日本军官现在的照片拿来给奶奶看,我以为她会很愤怒,结果,奶奶笑了,她说,日本人也会老的,连胡子都没了。”
时间过去,老人的这种态度说不上释怀,可能是看开了吧。
日复一日,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