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斗的事情。如果有,一定像射箭一样!先揖让行礼,然后登堂较量;射箭完毕,走下堂来饮酒。这样才是君子之争啊!”
我知道现在跟一个人说什么君子、什么道德,什么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别人可能觉得你神经病。
春秋之前,连打仗都是君子之争,保持尊严体面。到了战国,计策、阴谋、屠杀大行其道。不是说不好,在一个所有人都在尔虞我诈的大背景下,即使贵为一国君王,也无法做君子。
中国自战国时代开始,就渐渐推出贵族封建,社会阶层越来越平。这当然是在发展,但要说贵族封建社会比平民帝制社会好的地方,便是贵族精神。
孔子虽然吃百家饭长大,但一直保有贵族精神,自尊、自重、自爱,保持体面,同时对别人也保持尊重、礼节和边界。
一场春秋,是我们回不去的贵族精神。
我们可以看看自己,看看身边的人,谁自尊自爱?谁能保持体面的同时,又能体恤他人?
体面绝不是吃穿最贵的,买大量的奢侈品来支持自己。体面应该是面对远强于自己的人能不卑微谄媚,面对远不如自己的人能宽厚有礼。
保持自尊体面,确实太难。
但我不希望你说:我读过书,但是没文化,我上过大学,但是不会做人。
我们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内核来源于哪里?可不就是孔子么。
我们无论是什么身份,无论性别,都该以君子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