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有去做自己喜欢的,而且是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才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我的前4大优势:学习力,驱动力,目标力,引领力
001 我自己确实是个爱分析(9大优势排行第5)的人,对于事情的决定喜欢列个list去分析。不过在我的职场生涯中,几乎都是祼辞,我几乎都是先让自己辞职,休息一段时间再找新工作。不知道是哪个优势在作用呢?当然选择做全职妈妈,放弃正在上升的职场,却真的是自己认真分析过后的选择。
002 我自己是学习力优势者,所以对于新鲜事物好奇,有个与大多数的学习力优势者一样的行为:囤课,购买大量书籍。2021年我发现自己2019年购买的网课有很多购买下来,根本没有听课学习。两个原因:第一,全职宝妈,没有那么多时间;第二,购买太多课程,同时购买几个课程,实际已经在同时学习几个课程了,依然有个别课程会被新买入的课程优先学习。当又有新课程让我很心动时,因为已经觉察到自己在囤课,开始分析是否购买。确实也进入了分析很多,却没能做决断。我也像格鲁夫一样借力,和身边的朋友讨论,最后我自己决定不购买这些很吸引我的课程。
003 那又怎样去追问,深挖只分析却不能决断背后的真正恐惧,真正阻碍的东西。表面看是因为分析不够,才不能行动,才不能决断。而追问后,真正的原因是另外一个优势的阻碍。要找到这个阻碍优势并不容易,这个需要对各个优势有所了解,比如课程的第2,第3个例子,互动区可以看到有一些判断似乎是对了的。
004 我发现自己的先生在做决断上犹犹豫豫,我一直分析是因为他不会分析,现在看来,或许是别的优势在发力,在阻碍他做决断。通过这课的学习,我想我不再这样看先生的行为,会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005 无影灯的使用,我在践行,无论是对于有分析力优势,还是没有分析力优势,都是很赞很好用的一个武器。第一次真正使用无影灯是在2021的4月初。事情开始于立春,当时要做的一个决定是:是否加入一个社区。而我就是分析来分析去,内耗两个月还是没能做决定。后来我用黑色想象,去追问自己到底害怕的是什么?我是害怕加入社区后自己没有付出吗?不是的,我知道我自己不是那种不会付出的人;我是害怕加入之后没有收获吗?也不是,我很确信是会有收获的。那如果我不付出,我会怎样?我会害怕别人说我只索取不付出,害怕辜负创始人的邀请,不想与创始人的关系紧张破裂;如果我没有收获,我害怕的是浪费时间,害怕自己决策错误,害怕后悔加入而心生怨恨与创始人的关系破裂。问题深挖到这里我才知道是我的交往力在阻碍我做决定。因为我太在乎和这个社区创始人的关系了,这才是深层次的影响因素。
006 目的论对我这个有分析力的人来说,真的太有帮助了。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看到不断分析的背后是我们有一个不想做出决定的目的在那儿,这并不是说我们在逃避问题,而是它潜藏在深处我们没有觉察而已。目的论把分析事,拉回到分析自己身上,分析自己为什么不敢做决断。分析自己内心真正恐惧的是什么。
我是Cathy姝蓉,祝你拥有不被规划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