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个传说/是石头的故事/随天籁传承/石头很想让人知道/所以/有了记诵的和尚/古枫为其守道/鹁鸪为其护门
于是/传说越传越远
这首叫《传说》的小诗是2002年春天去五磊寺踏青时写的。
四年前一个大清早,我独自走在空寂的山路上,从北坡上五磊山;四年后的今天,我和朋友们携妻开车从盘山公路上五磊山。心情已不是那份心情,人也不是那一刻的人了,五磊寺和五磊山也不是往日能比较的了。
踏青扫墓,是这个季节最热闹的事情。万物复苏,走进大自然,总觉得还有一层生理上的需求。天气预报说傍晚有弱冷空气影响,同去的郑老师又只有下午有空,想去也只有挤在下午半天时间里了。年年春天,我都给自己放春假,同伴可以不同,甚至可以一个人,但踏青的兴致不可删节。
(二)
这两天股市大盘突破3200点,牛气冲天,气温好像传染了,也是一路攀升,穿着短袖也觉得热。第一次正式上盘山公路,车速控制得很紧张,老觉得很慢了,控制油门的脚已酸涨,老婆还认为速度过快,不停地威胁要剥夺我的行驶权。
早听说五磊山的景区面积扩大了很多,内容也增加了不少,车也可以开到景区门口了。小陆去买门票被我阻止了,陈帅的女友是第一次带出来的,一路上我们就打算给他一个好好表现的机会。新景区的确大了,像很多景区一样,把一些本来无关的东西人工填充装扮。不过对于许多非研究游客来说,休闲才是最重要的,耳目一新的景色和踏青获得的好心情才是主要内容。一个“莲花呈祥”的景点,一池碧水,池畔蝌蚪成群,好几个小姑娘挽着裤腿,用饮料瓶兜蝌蚪。农村长大的我,对于这个一点也不陌生,眼前的这些小孩就是小时候的我。童年的记忆往往会在成长和繁忙的工作中慢慢老去,踏青过程中能够追回点,也许是踏青的另一份收获。
(三)
这两天快清明了,五磊寺的香火旺了不少,比上次来的时候是大相径庭。我是个喜欢逛寺院的人,但我从不拜佛烧香。看得出小陆是个有心人,不过看其他几个无动于衷,他也只好作罢。其实,要真的有点寺院信仰,还比较讲究,寺院拜佛的规矩也挺复杂。比如清明期间都是纪念已故亲人,所以善男信女都往阴库挤,阳库冷冷清清。
四年多过去,寺院除了功德碑多了几块,岁月让寺院建筑苍老了点,没有特别让我影响深刻的变化。东钟西鼓依旧,大殿厢房依旧,放生池依旧,就连殿前那棵数百年的金钱松也是孤独依旧,不过是多了一份苍劲与严肃。为了让我们这次踏青存点记忆,放生池前我们挨对留念,陈帅的女友亲密而幸福的样子,是不是在告诉我们喝喜酒掏红包的日子为期不远了?
寺院里转了一圈出来,寺院正门口原来还有许多小卖部,现在已一个不剩,不知是生意清淡还是其他原因。较之现在乱糟糟的样子,总觉得还是存在的好。再往前走,那棵千年古枫倒是精神了很多,先前差不多寿终正寝了,据说因为是宁波市十佳古树名木之一,被当地政府和园林单位折腾来折腾去,现在是佛光普照,枯木逢春,依旧丰茂了。古枫又被称为“迎客枫”,想必当年李叔同师父也应该在古枫下迎友送客吧。
(四)
晚饭安排在匡堰的老蔡饭庄,那是个杨梅林间的农家饭庄。我一个农民的后代,尚未过而立之年,却要像城里人一样体验农家乐,真是莫名其妙。
大家觉得四点钟的晚饭有点过早,好在上林湖就在饭庄附近。于是,一致建议先去上林湖逛逛。上林湖的青瓷给秀丽的上林湖抹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湖岸碎瓷,青草没水,木船搁浅在一片绿草丛中,远处深浅不一的山岭倒影在湖色中。这片文化与自然风景天然结合的水土,成了现代人空余时间里稍作休憩的静地,也成了新人们拍摄结婚照的场景。我和老婆拍摄结婚照的外景地点就选在了上林湖。
虽然上林湖美丽的景色让我们觉得来之值得,但分明我们已经看到了上林湖的水就像人的生命一样在慢慢走向死亡。上次来上林湖烧烤的时候,车还不能直接开到湖滩上,但这次已很方便地直达湖边。
上林湖真的太需要保护了!
今天,我们看到搁浅在绿草丛中的木船是一道让人心悦的风景,那明天呢?也许船下已是枯草黄土,船已分离成腐木。那么,我们再看得远点,电视新闻里看见的湖底龟裂的情形似乎也不会太远。
上林湖的青瓷已成了历史,我们更加不希望上林湖也成为历史。
(五)
老蔡饭庄的生意很好,这个得益于现代人“小农”生活的追求。生活总是在颠倒,没钱的人追求小资生活,有钱的人追求小农生活。
饭庄主人家的狼狗静静地趴在门口,着实让我们有点心虚,直到主人告诉我们那狼狗不会咬人,才安下心来提防着走进去。依山而建的饭庄虽然不是很大,但设置还是挺有味道。红鲤鱼养在自己挖的泥池里,饭庄后边山脚下溪水淙淙,山破上的杨梅树下珍珠鸡、山鸡、孔雀悠闲地散步,只不过将赴黄泉,成为来客的盘中之菜。挺有味道的还有可口的农家菜,便宜又实惠,半天下来,精神与物质双丰收,岂非好事一桩?
2007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