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立天河下。人间已落沉睡里。天上的双星映在我们的两心里。我们握着手,看着天,不语。一个神秘的微颤。经过我们两心深处。
——宗白华《我们》
我一直相信,这世间是有缘分可言的,我是一个农村女孩,而你是知识青年。我们本来是永不会相交的平行线,但是缘分还是让我们相遇了。第一次认识你,是在炎热的夏季。我仍然记得,是在 1972年的 7月。
那一年,我二十一岁,也就在那一年,我母亲给我安排了相亲。
我是一个倔强的女孩。小学的时候上学,被人叫“地主的女儿”,于是我气不过,就不想去学校了,家里人连连劝我,我还是不为所动。
我有几个兄弟姐妹,皆以婚配。有八九个男人来我家提亲,我皆以不同理由回绝,甚至还有人拦着我母亲,让我母亲把我许给他。记得有一次,对方连彩礼都给了,但是他在参观我家时,以“房屋矮小”为由,竟还嘲笑了我一番。我见此状,很是气愤,人穷志不穷,就凭这一点,我也是断然不会嫁给他的。直到,我遇见了他。
他是一个读书人,参加高考那年,正值文革开始,取消高考。“上山下乡运动”,知识青年在农村接受改造。你别看他读书厉害,但是做起农活可是很笨的。就拿挖藕来说,别人挖藕一个上午可以挖一麻袋,而他呢,从早到晚挖才够这个数,结果一个趔趄,藕都断了。
我们是经过介绍认识的。在见了几次面之后觉得不错,于是结了婚。当时我一个姐妹对我说,你嫁给他,他又不会农活,到头来只有你吃苦的份。我直接回她,既然选择了他,我就不会后悔。
提亲那天还闹出了一个笑话,我们家附近房屋形式都差不多。他打着把雨伞,在我家附近走来走去,有将近一个小时,要不是我姐姐看到了他,不知道他要多久才能找到。
我们结婚之后,日子过得并不太好。家里没柴火了,都是要找别人借,立下字据。记得在一个冬天,他穿着棉衣,在船上去打鱼,一不小心船翻了,他又不会游泳。若不是当时隔壁李家的男人,恐怕他不会平安生还。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说了。
1978年是改革开放,是历史的转折点,也是我们家庭的转折点。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够离开农村,搬到镇上去住。大概当时的人也不会料到,原来知识是如此的重要。他在这一年,参加了考试。成为了第一名,被派往东风村教书。因为教学成绩优异,又过了一年之后,被十美堂镇中学聘为教师。在1983年,他当上了中学校长,我们也正式搬到了镇上去住。
在此后的时间里,我便再也没有回到农村种田。他安心去干他想做的事,而我便专心研究厨艺,他很喜欢我做的饭,经常对我赞不绝口。特别是墨鱼汤,如果你问我做饭的秘诀是什么,我会告诉你:用心去做。每一种食材,都是大自然的馈赠。
没有上大学,是他一生的遗憾。他时常会想,若是自己上了大学,会不会人生,就会不一样。或许他也不会遇到我吧。但是他从未后悔遇到过我。他说姻缘,往往都是挡不住的。
我对他笑了笑。
我们从年少相伴到老,走过了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现在我们对生活依旧充满希望。看着已泛黄的照片,不禁思绪万千。
我其实很想回到年轻的时候,毕竟那时,我还有一头乌黑的秀发。
我想对当时的他说,我从未后悔嫁给你。
生活的本质,是回归平淡。
云洲
(故事取材于爷爷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