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鸣凤乔
小时候的事情,很多都已经忘记。表面上看,这是一种遗忘,事实上,是更深层的记忆。
我们常常把能够想起的事情,称之为记忆,然而忘记的,也是一种存在。
只要曾经存在过,仅需一个契机,或一句话,或一个旧物件,或某个老友……都可以打开你记忆的匣子。
对我来说,最遥远的记忆是什么呢?
六岁以后的记忆,基本都有印象。六岁之前,再往前,再往前……我能想起的最早的记忆是什么呢?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我三岁的时候,弟弟只有七个月大。父母带我们回山东老家,当时很少能买到有座位的火车票。爸妈为了让我们少遭罪,买的是除夕那天的票。
妈妈抱着弟弟,爸爸拿着行李,还要牵着我。携妻挈子,大包小裹,“浩浩荡荡”地坐上绿皮火车,奔向老家的方向。
到济南的时候,要转乘汽车。火车站离汽车站也有一段距离,爸妈谁也腾不出手来抱我。而我却说,“我要自己走。”
我紧紧地跟在父母的身后,背着自己的小书包,一直从火车站走到了客车站。
其实,那时我只有32个月大,真的不记得爸妈讲的这个故事。
之所以称之为故事,是因为总感觉那是别人的事,与我无关。因为我没有累,也没有饿,没有一切和长途跋涉有关的感官体验。
但这么多年来,他们反复地讲,我反复地听,大脑里就形成了一个那样的画面。竟然能感觉到自己当时的模样,就像真的记得一样,仿佛听到了自己轻碎的脚步声。
现在想来,这画面得力于父母的描述,其余都是我脑补的。
经年以后,我常常在夏日的午后恍惚,分不清现实还是记忆。但三岁时候的那个小人儿,会随着午后的音乐,在我的面前跳舞,拉我回到那遥远的过去。
心心念念,权且让我把这当作最早的记忆吧!
三岁之前,真的记不起了,那是我们记忆的混沌期,但也不能无情抹杀掉。
设想一下,一个小婴孩,会记得自己是如何吃奶?如何坐在婴儿车上玩耍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即使你曾经那么依赖奶瓶和婴儿车,长大后也不会因之而心生情愫。
但是你却会熟悉妈妈的味道,那种味道会跟随你一生。再烦躁的孩子,在妈妈的怀抱里也会安静。
记得儿子哺乳时,即使在黑夜里,也能识别到妈妈,爸爸抱过去就会哭。
这些记忆看不见,抓不着,有时还意识不到,却以自己固有的方式,储存在我们的大脑里,或以声音,或以气味为载体。
是的,妈妈的气味就是我们最早的记忆。
就像我们极认真存放的宝物,时间久了,会忘记放在了哪里,刻意寻找却不见,有一天竟会突然地出现,这真的很神奇。
就像是久离故乡的旅人,即使远在天涯,故乡变得很抽象,但在离家乡越来越近的时候,一棵树或者一朵花,或者其他熟悉的事物,都会为他打开记忆的门。
关于六岁以前,我还能想起两件事。
爷爷是我六岁时候去世的,父亲没能赶回去。那我们唯一的见面,就是三岁那年回老家。
我不记得他曾抱过我,只记得他用手推车拉着我,路过东边的一条河,还有很长很长的一座桥,去干什么忘了。
后来我问父亲,他说,老家村东头的确有一条运河经过。看来这个记忆是绝对真实的。可惜我只记得这一个画面,前面和后面的故事都不记得,包括爷爷的样子,也没有印象。
还有我五岁那年,家里来了许多客人。一个鲜族大叔看到我,逗我玩耍,抱起来就在脸蛋儿上亲了一下,胡子很扎。当时没有哭,撅着小嘴感觉这大叔真讨厌。
现在想想,这其实再正常不过了,五岁时的孩子真的很小,在大人的眼中就像一个小玩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