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开始更新公众号以来,“读书”这个标签仿佛就一直跟着我,经常有人问,你怎么有那么多时间读书?一般我的回答都是“因为我除了读书没什么其他爱好,跟很多人喜欢打麻将一样,没什么特别的”,大家笑笑也就过去了。直到最近又收到一条来自学妹的“求助信息”,我才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我为什么有那么多时间读书?
首先我计算了一下自己大概的读书时间。拿上个月的数据来看,4月份我一共读了10本书,听了30+书,写了30篇读书笔记。每天花在读书这件事情上的时间,大约两个半小时。一半读,一半写。
这两个半小时的时间是怎么来的呢?主要归功于以下五个方面:碎片时间、兴趣、读书营、公众号、社交形象、选择性关注。
碎片时间 —— 一点一点聚沙成塔
每天两个半小时,绝对不是从14点到16点半这样连续的时间。说起来有点搞笑,虽然每天这个时间段我基本都没课,但我通常是在睡觉、看电视或者处理其他工作和生活的杂事,基本不用来专门看书。也就是说,我要是再挤挤,每天还能多出好几个小时读书。
我读书的时间,其实很碎,主要来源于早读(学生读我也读,而且是大声朗读)、晚自习(我们学校后两节是自习课,而且我们班学生基本没什么问题问我)、上下班路上(听书)、其余时间(睡前,没有自习的晚上或周末)。
而写笔记的时候,真正花在打字上的时间并不多,大部分花在构思。这里有个小窍门,我一般不会坐在电脑面前一边打字一边构思,这样效率不高,很容易产生挫败感,而且长时间面对电脑对眼睛也不好。我一般会在其他时间把思路想好,再专门留点时间出来打字。
这个其他时间,就是暗时间。即身体必须劳作,而大脑几乎不需要思考的时间。比如,走路、做家务、甚至是监考时间(用眼睛看着学生就行)。我的公开课、公开演讲或者培训、公众号都是在打字、做PPT前思路就已经出来了。比如这篇文章,学妹是周一问我的,我跟她说一周之后回复她,于是这一周有空的时候,我就想想怎么写,到今天动笔之前,几个主要的点、论据都已经差不多了,所以写起来非常快。
这种写得快有个好处,容易给你一种自己文采飞扬的错觉,极大增加人的自信。
上个月还尝试了晨读项目,是放在早上(6:30之前读完书写完笔记并推送公众号,大约1个半小时),但因为和我早起备课的项目有点冲突,两个一起做有点影响备课质量,所以暂时停了,正在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所以你看,时间,挤挤就有了。关键是想不想做。
兴趣 —— 与其说我喜欢读书,倒不如说我不喜欢做其他事情。
Your time comes to what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rather than what you know are important. 你的时间永远花在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你知道它重要的事情上。
就像我,每天花两个半小时的时间读书,却不愿意花1分钟涂防晒霜,觉得麻烦,也不愿意花半个小时锻炼或者练字什么的,借口自己没时间。但如果你问我这些事重不重要,答案是可想而知的。
我知道这些事重要,但我内心深处觉得有些事比他们更重要,所以把时间花在了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所以与其说我喜欢读书,倒不如说我不喜欢做其他事情,觉得读书比其他事情更重要。
但在此我要声明,这句话并不像它听起来那么“高大上”。花那么多的时间读书,意味着我很多其他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投入。缺乏锻炼我就不说了,长时间呆在室内,保持坐或躺的姿势,肯定不是好事。再比如,为了保持读书的时间,我不打麻将,也就少了很多和周围的同事朋友建立深度社交的机会。更有甚者,我经常因为想待在家里读书,不参加家庭聚会。
虽然目前朋友和家人还有男朋友都对我很“容忍”,但缺乏时间的投入,很容易产生和人的疏离感,日后一旦我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就有可能产生万事虚无、厌世的感觉。所以我已经试着在平衡“我认为重要”和“我知道重要”的事,希望不会太晚。
所以你看,世界是公平的,你在哪里投入,就在那里收获。
读书营 —— 花钱买罪受,其实是自律换自由
“have a skin in the game”是昨天刚刚听到的一个新词,指的是在某件事上投入了真金白银,而不是空口说白话。我花钱加入读书营,付费买得到听书专栏,大概就是这么个举动。
每天读书写笔记其实是最近一年才有的习惯,正好也是加入读书营之后。之前我读书,尤其是写笔记,是相当不规律的,心情好的时候多看,心情不好一本也不看,更别提笔记了,好多书看完就只记得书名。
后来加入读书营,被“规矩”推着走,读书数量并没显著提升,但还不到一年(去年8月到现在),已经写了超过10万字的读书笔记,自认为这可是个不小的成绩,让我高兴了好几天。
所以你看,看似花钱买罪受,其实是通过自律换取自由。
公众号 —— 责任推着你跑,输出倒逼输入
教育学上有个词,叫”以教促学”。我一直相信,只有你能教给别人的东西,才算真正懂了。于是我在今年1月,开办了自己的公众号,就是为了锻炼自己这种能力。
而我把公众号最主要的标签与“读书”挂钩,其实就是一种“ 输出倒逼输入”的过程。虽然粉丝并不多,但“关注”这个东西很神奇,一点反馈,就给你一种无形的责任感,驱使你提供优质的输出。看似我在“无私分享”,其实是我“自私的进步”,因为“分享”之前,我得再下好多功夫,去读书,去思考,去整理,最后才成为大家看到的一段段文字。
所以你看,我们需要责任推着自己跑。
社交形象 ——你分享什么,你就得到什么
很多朋友刚加我微信都会感叹,“你真爱学习,朋友圈全是关于学习的。” 我每次听到这个都很“得意”,并不是我享受这种夸奖,而是说明我的社交形象建立成功。
从去年开始,我开始用朋友圈特意规划自己的社交形象,即只发布跟“读书”相关的内容。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这个社交形象建立,你就会发现,别人跟你的话题,均与此相关。
这真的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比如有很多朋友现在看到好看的书,会主动跟我分享,这其中甚至包括书籍打折的信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分享,是一个很久不联系的大学同学,有天突然跟我分享了一个贵阳的学术交流信息,说觉得我应该感兴趣。虽然最后申请并未通过,但我仍然很感动,很开心,至少人家在这件事想到了你。但更重要的是,如果我每天给他看的是我刷综艺、吃美食的朋友圈,他估计这个时候很难想到我了。(我不是说分享这些不好哈,我只是举个例子。)
更多的时候,别人一句简单的“问候”,就能成为你前进的动力。比如很多人知道我看书之后,会夸我书看得多,或者请我推荐好看的书,这些“夸奖”和“反馈”,都成为我阅读的动力。
所以你看,你越分享什么,别人就越觉得你需要什么,就越容易反馈给你这些你需要的东西。
选择性关注 ——你选择什么,就能看到什么。
除了决定别人怎么看我们,我们要看什么也是可以自行选择。尤其是在自媒体盛行的今天,选择看什么就意味着把我们的注意力和时间交给什么。
我最常用的社交平台是微博和微信。于是在这两个平台,我都关注了很多读书的博主和公众号。其实并没有那么多时间每个都看,但这样能保证每次你都看到读书相关的信息。这无形中带给你压力,让你产生全世界都在读书的错觉。这样一来,不读难以心安。
所以你看,选择什么,就能看到什么。
大概就是这些啦,碎片时间、兴趣、读书营、公众号、社交形象、选择性关注,都是非常个人的经验,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