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就常常听说阅读改变命运,由于太小了,没有经历过所以对这句一点都不理解。但,这句话却像黏土一样,一直粘在我的身上的某一个地方。
我并不是在一个大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但我却在所有小朋友都很依恋妈妈的时候,我就一心想要离开那个养育我成长的小地方。记得那时候的我才上小学二、三年级,我居然哭着闹着不去上学,我要妈妈把我送到成都去上学。在妈妈面前,哭闹,拒绝上现在的学校,最后,妈妈答应我小学毕业就把我送去成都上学。这才止住了我的哭闹。
小时候,妈妈总是很忙,基本没有时间陪着我,晚上睡觉我也是跟着姨妈姨父一起睡觉,待我再大一点的时候,我就跟着家里的保姆一起睡觉。妈妈一边要上班,一边还要经营一个小卖部。妈妈有一辆自行车,自行车后面有一个小座位,在那个后座的一侧安装了一个背篓,每天妈妈下班回到家,基本上都会骑着那个自行车去离家还是有点点远的批发商店进货。我就坐在自行车的后座那,跟着妈妈去进货。进好货之后,自行车后座那个背篓里面基本上就装满了货物,妈妈小小的个子,要推着那满满的货物走一节很陡的上坡路,这个时候,妈妈就在前面掌着方向盘,我就在后面推着自行车,我们母女合力把自行车和那一车货推着前进,推过了那个很陡的上坡路,妈妈就会把我抱上自行车后座那坐着,妈妈就骑着自行车回小卖部去了。我就静静的跟着妈妈,陪着妈妈做事情。记忆里,我前几次跟着妈妈去进货的时候,坐在自行车后座上,两腿分开,坐在那个有时候冰凉凉,有时候又烫乎乎的小小座位上。有时候,妈妈在前面骑车,骑着骑着我就会在后面叫妈妈停车,脚!妈妈,立马就停住。因为我的脚,卡进了后轮的缝隙里面了。妈妈又慢慢地很轻柔的帮我把卡进去的小脚一点一点的慢慢拿出来。
还记得在我5岁左右的夏天,那时候,妈妈每天中午吃了午饭都会问我:儿,你说今天下午会不会下雨呢?我几乎每一次都说的很准确。吃了午饭之后,妈妈不上班的话,妈妈就会马上赶去小卖部看着店子,我就会睡一会儿午觉,醒来之后,就会去店子里找妈妈,妈妈就会给我讲故事。有一次,我去店里找妈妈,妈妈就把我抱起来坐在装满货物的货柜上面坐着。妈妈就说:“我告诉你,我刚刚看到了树怪。他们来我这里买东西。”树怪?我很好奇。“什么是树怪啊?他们长什么样子呢?”我忙问妈妈,妈妈说:“树怪,他们有眼睛,有耳朵,有嘴巴,和我们人长得又点像,但是他们身体是一桩大树。”我的心里更是好奇了,脑袋里也在跟着妈妈的描述在想象那些树怪是长什么样子的?“噢!我也想看看他们。他们可怕吗?”我又问妈妈,妈妈说:“他们一点都不可怕啊。你想看他们啊——那你明天要早一点过来哦”之后,我每天午觉睡醒之后,都会跑去店里找妈妈,想看树怪,也想听妈妈给我讲故事。就在那个底下,左右都是木头,上面是玻璃,里面有分层,并装满货物的刷着红色油漆的木头货柜上,妈妈给我讲了很多很多的故事,《拇指姑娘》、《青蛙王子》、《豌豆公主》——那个和妈妈在一起的夏天,那一个红色装满货物的货柜,我与书的故事就开始了。
就是因为妈妈给我讲的那些故事,让我充满了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妈妈不能给我讲故事的时候,我就会自己跑去新华书店找妈妈认识的一个阿姨,我就可以在有熟人阿姨看守的新华书店里随意的翻看故事书了。
那时候的故事书,就是连环画吧。
那时候我还特别期待姑父可以来我们家,因为姑父当时是在印刷厂里面上班,姑父来我家的话,就会给我带很多的故事书,也就是连环画。封页是很硬的纸板,里面的每一页都是分成四个小图框,每一个图框里面都画有画,每一个图框的空白处就会有文字。但是,我不会看文字,我几乎就是翻看那些画。
妈妈,给我讲故事的那个夏天,就是妈妈给我种下阅读种子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