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过不喜欢2022,唯一原因就是有两个人走了,舅母走了,意味着家里的父辈开始进入凋谢期,葬礼上的所有的混乱都源于26年没有经历,长辈和我们都一样,几乎不懂规矩,人云亦云的推动着,没有经验,其实也是我们的幸运。好友走了,意味着同辈也开始告别。这大概就是这个年纪,最怕最不愿面对的。
她,于我而言,一直是最要强,最有活力,最幸福的一个,一直都是羡慕的。
自己属于晚熟品种,真的懂的读书,是大学以后了。高中在干吗,四个人,有人是有人追的,有人是追人的,她是第一类,我是第三类,看小说,帮人解析恋爱。就连上了大学,她们从三明到福州来看我,也有隔壁农大的爱慕者陪了两天。大学毕业,她和老公的爱情故事与婚后生活,也是甜的发腻,类似琼瑶小说,男主为了追女主,在学校的操场坐了一整夜,喝酒买醉哭泣,婚后她负责下班打牌,他负责每餐六道菜不重样。嗯,有时候甜的我们三个都不太信了,但吹牛应该不是她的特长,所以,最后,我们就只能老老实实吞下她的满嘴狗粮。
我们两凑一块,说相声,你起我落的热闹,玉清负责打擦边球,彩云负责含羞笑着,是我们四个人在一起最多的状态。年轻时的我们,吃着30的自助火锅,愣能从七点到十点,后面一桌换了四批,最后,我们只能看着她边吃边说,有什么关系,现在能吃就好了,笑晕过去。
做最努力的人。工作,她是地理老师,后来就成了市里的学科带头人,负责出中考卷子的那类,所以她后来考去厦门当老师,对她女儿说:妈妈都是为了你。我对着孩子喊:别听你妈说的,她自己本来就是想去,加上你,也算一部分原因。生活,她每年带着孩子旅游,衣食住行,善待自己,我们都是被她点醒改变着。
病了半年多,她妈一直陪着她,最后一天,看了她最后一眼,握了她最后一次,她妈告诉我,她现在还是好好的。
其实,我真的已经习惯了,她风风火火的怼我:狗屁不通,赶紧赶紧。我们还约好一起去玩,那天,她告诉我,还要略等等才行。
其实,是满心愧疚,所以,听说她病了,才会那么着急,所以看了另一个同学,她好多了,心想,她应该更好,心想,周末去看看。然后,就一切结束在2022年11月22日。
我们,相识32年。